第134节(2 / 2)
“无论是岩造物,还是施术者,只有拥有了黄琮之心,才能靡坚不摧。”
说完这些,帝君渺然而去。
很明显,与珪璋不同,这绝不是一个可以速成的技巧。
感受到帝君的期许,姜岩压力很大。
黄琮,有些类似于黄玉,基质其实是白色,只是染上了岩元素力的颜色而已。
将坚硬的黄琮的成份,融入进岩造物后,可以让岩造物变得靡坚不摧。
哪怕被强大的力量摧毁,残余部分也将依旧坚固。
不过,黄琮的融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刚毅坚硬的黄琮之力,很难融入于普通的「岩」。
这理所应当,如果能够轻易同流,又如何配得上被称为“黄琮”?
所以融入黄琮的岩造物,本身就要有足够的强度,才能让黄琮之力所认同。
这就要求施术者的岩造物强度,到达一定的门槛才行。
理解了这一切的姜岩,这次从「岩」的构型上,便开始了严格要求。
直到这一刻,姜岩才明白,帝君上一课的考试放了多大的水。
如果按这个标准做岩枪,自己一年也别想炸碎一根。
这一课,姜岩就没法速成了,几次完成的岩枪,都由于品质不够,黄琮无法融入。
如果不惜岩元素力投入,自然毫无问题,但是这种做法毫无性价比可言。
就像自己完全可以不惜消耗,做出一个刚玉岩脊,一定合格,但是实战的意义为零。
岩造物不是拿来祖传的兵器,好吧,帝君确实能手搓出来祖传兵器。
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岩造物的第一要诀,就是一定要快速成型,无论是防御还是攻击。
岩造物没有灵活性可言,错过了时机,便是错过了一切。
所以姜岩现在苦练的是,如何让常态下的岩造物有足够的强度,使其能够融入黄琮。
这一练,便是一周。
搓一根长枪并不难,不过目前的难点不是“搓”。
大地中的「岩」之力无处不在,顺手一抓,足以做出一杆岩枪。
把一百个方块堆高高,不准倒——这是搓岩枪的要求。
把一百个方块堆高高,前后左右的边缘必须完全重合——这是黄琮的需求。
这一周,与其说姜岩在磨炼技巧,不如说是在磨炼自己的一颗黄琮之心。
挫折时,百折不挠。
失败时,不灰心丧气。
无力时,不轻言“不可能”。
失误时,心态平稳,不起波澜。
如果说竞技场给予了姜岩足够坚强的心性;
这次的考验,就是在极度枯燥的环境下,姜岩是否还能拥有如此坚强的心性。
“无论是岩造物,还是施术者,只有拥有了黄琮之心,才能靡坚不摧。”
帝君的这句话,不断的在姜岩耳边回荡,直到此时,他才明白了这句话的重量。
很幸运,无数次的战斗,让姜岩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灵魂。
经过了一周的磨练,与无数次失败的经验,姜岩觉得自己的心境,也经历了无数次的锤炼。
那么如今,自己的内心是否配得上“黄琮”之名?
那就来试一试吧!
没有激动,没有压力,这就是普通的一次尝试。
调整坯料材质,使他们的构型稳定而统一。
青圭融入,塑型;
黄琮融入,升华材质;
赤璋融入,收工。
不知何时,已经归来的帝君与众位仙家,都在看着这杆岩枪。
无需测试,黄琮蕴含其中的特有光芒,已经宣告了它绝非凡品。
“真的假的?”
“此处秘境时间流转的速度与现世不符?”
“青出于蓝,诚不我欺。”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