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477章 特区最不能遗忘的人

第477章 特区最不能遗忘的人(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脑语者 签到30天:一台手术震惊全人类 变身女星被网暴?一首海底成顶流 深渊漫游者 我用副职加天赋 我靠打脸封神[快穿] 脑回路清奇的主角们 报告京少,你家少奶奶又野又撩 长生者在求道 军火大亨到战争之王

李建昆无力吐槽,出门后,沿着人流涌动的方向,一溜小跑,冲向罗湖口岸。

火车站在附近不远。

――

罗湖火车站,外围。

此时,这里的老百姓已是人山人海,嘈杂四起,十分热闹。聪明人早早占据高地,借着月华星辉和火车站的灯光,向里头眺望。

只见铁轨上停着一列闷罐车。

在夜色中一眼望不到尾,如横亘在旷野上的一条巨龙。

光线洒落过去的地方,一节节车厢里,有源源不断的兵哥哥跳下来,很快在开阔处集结,列队整齐,站起在夜色中好似一杆杆标枪。

坐过闷罐车的人都知道,一趟长途下来,能去半条命。

但他们仿佛丝毫不受影响。

人流形成的方阵密密麻麻。

大阵容!

老百姓们七嘴八舌,揣测着到底来了多少兵哥哥,有人说五千,有人说一万,有人说远远不止,没个准。

李建昆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挤上一个小山岗,注目观望,与周围其他人一样,心怀激动,甚至比他们更激动。

还真是!

工程兵!

他倒是知道一个大概数目――两万多。

这是一批特区建设史上,最不该被遗忘的人。

无论是国贸大厦三天一层的速度,还是后来的地王大厦,两天半一层的速度,举世震惊。没有他们,根本不可能实现。

有人曾统计过,在1982-1995年间,鹏城每五栋大厦,就有一栋是工程兵所建。同时这里的第一条标准化道路、第一个小区,绝大多数十八层以上高楼建筑,也都是两万多名南下的基建工程兵完成。

可以这样说:

后来鹏城雄伟壮阔的市貌,是他们用血和汗灌溉出来的。

而基建,是一切发展的前提。

“我滴妈呀,蚂蚁啊这是!”陈亚军不知何时挤到李建昆旁边。

后面传来金彪的声音,“这么多人,搁哪住啊?”

他们在这边待了些天,也算知根知底,鹏城拢共都没多少人,区区二三十万,房屋更是少得可怜。来支大部队,压根没地方塞。

陈亚军咕噜一口红曲酒,又从金彪怀里摸过两颗花生扔进嘴,“讲道理,这么多兵哥哥过来,不得提前建个根据地?”

一点音讯没有,也完全没看到哪里在建营地。

金彪附和说:“安排不到位啊,这边办事确实不靠谱,保不齐人来了还留不住。”

李建昆侧头瞅瞅他俩,“你们太小瞧军人的意志了。”

别说之前特区抽不出人来建营地,即使这些兵哥哥过来,他们自己能建,也不会建。

无他,费钱。

他们是来支援特区建设的,而不是过来花销。

“最可爱的人”这句话,绝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

对于这段历史细节,李建昆其实并不了解,是他猜的。

无疑他猜对了。

当晚,兵哥哥们没有走远,在罗湖口岸附近寻到一片荒野,全军休整,席地而眠,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隔日清晨,当李建昆三人再过来打量时。

那片荒野早已没有人烟,地上没留下一片垃圾。春风吹拂,虫蚁遍地的荒野上,只有那些被压平的草地,证明昨夜曾有庞大队伍在此露宿过。

李建昆带着抹感慨说:“应该是凌晨离开的,不想惊扰老百姓。”

“去哪了?”陈亚军问。

天知道,两万多人,踏雪无痕般。

李建昆想想后,猛一挥拳,“找!”

可不是找过去看热闹,他找工程兵有事呀。

有他们在,谁还稀罕羊城那鸟几把施工队?

给老子圆不楞登地滚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这个书生有点狠 法师之上! 我不是文豪 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美食:便衣摆摊,逃犯催我快上班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替弟从军成将军,归来问我要战功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 阎浮武事 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