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姜午初学马(2 / 2)
说罢,花鹰便牵着马缰,领着马带着姜午,开始绕着大槐树转起圈来,一边走,还一边耐心的教授起姜午骑马的技巧。
马缓缓的走着,姜午耐心的听着,同时感觉身下马儿的脾气也不是那么爆烈,于是悬着的心,也渐渐地放了下来。
特别是发现马乐也骑着马来到身侧,开始护卫着姜午前行时,姜午便是彻底放下了心,还说道:“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骑马一道,你们两个才是我的先生。”
花鹰连称不敢,而马乐却回答道:“先生谬赞了,些许骑术,何足道哉,岂敢与先生腹中经纶相提并论。”
“呵呵呵……”
姜午哂笑,自己有有几斤几两,心里可是清楚的很,这文人互吹的把戏,他可是见得多了,于是又问马乐:“马乐你之前应该进过私塾吧?”
“未曾。”马乐摇头否认。
“嗯?”姜午不信。
没进过私塾,还能有如此谈吐,姜午是不相信的。
“哦……”马乐忽然明白了姜午的疑问,赶忙又解释道:“弟子虽未进过私塾,但家父在世时,给乐请过几年的先生,这才学过一些诗书。”
“原来如此……”姜午点头称是。
“看来是我没见过世面啊……”姜午暗自自嘲。
愿本以为马乐是进过私塾,亦或是读过族学什么的,却没想到是请过“家庭教师”……
正在这时,一直老老实实牵着马的花鹰,突然开口道:“先生有所不知,大师兄出生名门,那可是时代富贵的凉州马氏哦。”
凉州马氏?
姜午没什么印象。
在姜午的认知里,清河崔氏、琅琊诸葛、河北王、江东孙、周、陆,夏侯、司马、郑、谢这些才算是顶级世家,凉州马氏……
确实没啥印象。
但联系上老羌寨,往“蜀汉余孽”上一靠……凉州马氏……西凉马超……这就解释的通了。
虽然因为马超的缘故,凉州马氏肯定被西晋朝廷打压过,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能留下一些地方势力,也是完全能理解的。
“师弟莫要胡说,”马乐听了花鹰的话,赶忙制止道,“凉州马氏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我家现在也就是平原羌里,一个普通人家而已!”
“普通人家?呵呵呵……”花鹰听了马乐的话,又继续呛道,“普通人家可没有千亩良田,万贯家财,九进……”
“好了!”姜午一声顿喝,霎时便打断了花鹰的话,“在这里没有什么凉州马氏,也没有流民乞丐!只要进了门,都是同门兄弟!”
“是!”马乐抱拳应道。
“弟子知错。”花鹰也赶忙认错。
“知道同门之间,什么最重要吗?”姜午乘热打铁道。
花鹰摇头。
马乐亦是摇头。
“是团结!”姜午恨铁不成钢的说到,心里还寻思着是不是应该把《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教给他们,让他们每顿饭前都唱上一边!
说罢姜午便抢过花鹰手里的缰绳,双腿一夹就跃马冲了出去,只给二人留下了一句:“你俩都好好想想。”
然而二人却在面面相觑。
“这就学会骑马了?”花鹰问道。
“应该是吧,毕竟骑马又不难。”马乐回答。
“可是我还没教先生如何停下呀。”花鹰说完,又不确定的问道:“你教了吗?”
“未曾。”
“遭了!”
“坏事了!”
二人异口同声的惊呼。
然后马乐立马扬鞭朝姜午追了上去,花鹰也迅速的奔向余下那匹马,一个健步跳上了马背,
“驾”的一声便也追了上去。
而另一边的姜午,也刚好发现了这个问题。面对着越来越快的马速,姜午尝试学着记忆中的样子拉缰绳,却只让马转了方向,速度却一点儿没慢。
“吁……”
姜午又学着发出了声响。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眼睁睁的看着马飞快的跑完了山上的大路,紧接着就要去到下山的小路时,姜午也只能默默拉紧了马缰。
听天由命吧……
然后马就来了一个转弯,姜午一不留神,“嗖”的一声就从马背上飞了出去。
“啊……”的一声惨叫。
姜午便翻滚着,落到了道旁的农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