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粥与房(2 / 2)
像老羌寨那样,用土墙?
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姜午对土墙建筑是一无所知,从哪里开头都不知道呀!
亦或许像汉思楼那样,用竹子?
不行,不行……
这个念头出现的一瞬间就被姜午否决了,因为心底最后的骄傲告诉他,绝不能被汉思楼看扁了!
所以怎么都行,绝不能是竹楼!
那可有些难办啊……
姜午一下午的时间,都在计划和推倒计划中度过的,每次想到一个办法,总是有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在前面等着他。无论是材料、人手、金钱还是经验,姜午是一个都没有,总结起来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要不再退一步,先搭个亭子算了?”
天黑后,姜午头枕着大地,仰望着星空,再一次的打起了退堂鼓。
热血真的害死人啊……
盘算着手上的东西,能动用的就只有自己,和一个还不能确定的阿豹,以及阿婆预支的几担粮食……
“算了,不管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反正自己修选的,就是跪着也要走完!”
实在是想不出办法的姜午,决定破罐子破摔,先睡一觉,明早找阿婆问问再说,既然她食禄都送来了,应该不会不管的……
应该的!
不管如何,姜午婴儿般的睡眠,确实能令人羡慕,即使是席地幕天,也能一觉到天亮。
然后她就被一阵惨叫惊醒了。
姜午睁开眼一看,身边早已围了一圈人,吓的他一下子蹦起来不说,还一眼就看见了正在挨打惨叫的阿豹。
打人的是阿婆。
阿豹正蹲在地上抱着头,任凭阿婆的拐杖落在身上,还配合着一直在惨叫。
“叫你保护姜郎,就是这样保护的?你睡帐篷,姜郎睡地上,你躺里面,姜郎躺外面!老婆子活了一辈子,没见过你这样的蠢货!真恨不得几拐拐敲死你!”
阿婆骂的兴起,拐杖敲的也来劲,但毕竟年纪大了,没一会儿就开始拄着拐呼呼的喘着气,姜午也才有机会趁机上前,劝下了怒发冲冠的阿婆。
“看在姜郎的面上,这次就先饶了你!再有下次……”
“没下次了!绝没下次了!”阿豹赶忙答应。
其实阿豹也挺冤枉的,昨夜他不是没叫过姜午,但是姜午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规划里,怎么叫也能反应,逼得阿豹只能自己进了帐篷。
然后他早上还没睡醒,就被人拖出了帐篷,劈头盖脸的挨了一顿毒打。
“哼!”俺婆冷哼一声,然后拉着姜午的胳膊,来到几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前介绍道:“这几个都是还在寨子里的建房老手,姜郎只要吩咐一句,什么样的学堂都能给姜郎造出来!”
“是嘛?”姜午惊喜异常。
阿婆这可是雪中送炭啊!
姜午立马向几人抱拳见礼,几人连称不敢,紧接着一领头样貌的中年人抱拳道:“在下石拐子,因小时候腿脚受伤留下了残疾,不能进山打猎,下地干活也不灵便,有幸学了些建房造屋的手艺,这才被阿婆选中给姜郎干活。
在此斗胆请问。姜郎欲建何种学堂,可否先行告知老儿,以便吾等能先有所准备。”
“嗯,正是!”姜午点头称是,然后蹲下捡起一根树枝,就在众人的眼皮下,三两笔便画出了心中所想学堂的草图,还指着图介绍道:“这里是教室,这边是办公……嗯……书房,这边便是吾之住所与食堂。”
“敢问先生,何为食堂?”有人问道。
“额……”姜午顿时语塞,稍微思索后便解释道:“就是做饭和学生们吃饭的地方。”
“学生们吃饭?”
“是的。”
“为何先生要特意建一间……一间……食堂?学生们吃饭回各自的家亦可。”
姜午摇摇头,又解释道:“一天上课,如果中午都回家,肯定会浪费太多时间,还不如留在学堂省时省力。”
“还是先生想的周到。”众人赞叹。
“哈哈……”
姜午哂笑,感觉自己都快被夸奖的有些不好意思,于是立马转移话题道:“不知道先要准备些什么东西?有什么是我需要做的?”
“姜郎此图,不似寻常房屋,以圆为墙,乃是方方正正之形,那么就得在四角加上柱子,而且姜郎建的是教室,所以要留大窗。
都说修房先打地基,但我觉得,现在首要的是要找好十根柱子和两根主梁,等找齐了木料,这边挖地基,这边修梁柱,两边同时进行,方可事半功倍!”
众人都觉得石拐子说的有理,姜午也没意见,于是几人便辞别姜午,立马进山而去,以便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合适的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