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槐下对(2 / 2)
“呆呆的?”不待姜午说完,阿云便开口补充到。
“对,对,对。”姜午连声赞叹,阿云对阿豹的形容,简直是太贴切了。
“星哥很小的时候便没了爹娘,一直是在几个姐姐家里长大的,虽然姐姐们对他很好,但是终究是寄人篱下,免不了受人白眼,所以他从小就不怎么合群,也就不善言辞,只知道一个人不停的练武,只求有朝一日能不再受人指点。”
都说女孩子早熟,古人诚不欺我也!
就听着阿云对阿豹的议论,论谁也想不到,说出这话的,仅仅是一个豆蔻年纪的女孩。
“星哥?”姜午疑惑的问,“他不是叫阿豹吗?”
“阿豹原名就叫阿星。”
“哦,原来如此。”姜午恍然大悟,然后又问道:“那他为何要改名阿豹?”
“难道姜郎不知道?”阿云惊讶的望着姜午道。
“知道什么?”
“羌人的传统啊!”阿云的语气中,依旧带着惊讶。
“什么传统?”姜午脱口而出,然后立马警觉了起来,又补充道:“我一直是在山里长大的,对很多习俗都不甚了解,阿云你给我好好讲讲吧。”
阿云皱着眉,用审视的眼光,“居下临高”的盯着姜午看了许久,然后悠悠开口道:“这是咱羌人的传统,选将!
每隔两年,咱羌人内部,便会举行选将。也就是分别举行人和豺狼虎豹、熊鹰牛马等各种野兽、飞禽的比赛。
获胜的人便可成为对应的将,自己的名字也可以改成对应的猎物。”
“裙子说,阿星改名成阿豹,就是因为他杀死了雪豹?”
“是的。”阿云点头应是,然后又“噗嗤”一笑道,“阿豹能杀死那只雪豹,不是还有姜郎您的帮助么?”
“哪有,哪有……”姜午赶忙否认,“我也就是敲了两棍子而已,起不了什么作用,杀死雪豹的功劳,应该是阿豹的!”
“说都是这样说,但有的人可不这样认为。”阿云崛起嘴巴又继续补充道,“上次议事的时候,尔马就抓住这点不放,差点逼到阿豹自己放弃豹将。”
“嗯……”姜午点点头。
果然,不管在哪里,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突然,阿云捂着嘴“咯咯咯”的偷笑起来。
姜午满脸疑惑。
“姜郎……哈哈……姜郎见谅!”阿云努力的平复着自己的情绪道,“其实姜郎也可以改名为豹的,因为那只雪豹,也有姜郎的一份功劳!”
姜午连连摆手:“不需要,不需要。吾志不在此,志不在此……”
“确实”,阿云正色道,“姜郎之才学,岂是一个豹将能相提并论的?”
“阿云你以前上过学堂?”听了阿云条理清晰、又滔滔不绝的讲话,姜午的不解,终于是没忍住问了出来。
“没有学堂。”阿云的头摇的像个拨浪鼓,“即使有,也是不让女子入内的,阿云又能去哪里入学堂呢?”
“阿云识字的吧。”
“识字。”
“那是谁教你的?”
“阿妈教的。”
说罢,阿云不等姜午继续问,便又解释道:“阿妈本是山下城里,大户人家的闺秀,不仅能识文断字,就连琴棋书画皆有涉猎,后来遇到兵灾,逃难不及,才被阿爸趁乱抢上山来的。”
“哦……”
姜午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
兵灾?
怕不就是羌人叛乱吧!
姜午可是记得,从汉末到南北朝的几百年时间里,凉州、陇右一带,发生最多的便是羌人叛乱,几乎达到了“年年有鱼”的地步。
不过姜午却没有拆穿的想法。
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姜午现在的样子,差一点就要饿死在山里,可没有能力顾及到旁人。
这边姜午一边和阿云聊天套话,一边捡拾着柴火准备生火做饭,却是老半天了,也没见阿豹的身影。
姜午无奈,也只得先一个人把火灶搭好。
不得不说,别的姜午可能不太在行,但这搭灶的水平,那可是行云流水,也就是条件限制,但凡是给他一把铁锹,姜午都能在半小时内,挖一个无烟灶出来!
然后想要做饭的下一步,就真的要等阿豹归来。
因为姜午这会儿,除了几担粮食,那是连一个要饭用的破碗,都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