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槐下对(1 / 2)
“是啊,我为何要叹气?”
姜午亦是反问自己,尔后叹息着坐回了树下,枕靠着老树根眺望远方。
一阵微风飘过,阿豹如同猫儿一样,悄无声息的落到了姜午身边,双手环抱着膝盖的蹲在地上问:“你这是饿了吗?一个人在这里叹气。”
姜午只是斜眼看了下阿豹,并没有说话,因为他不想理这个看起来憨憨的家伙。
“不用不好意思。”
阿豹见姜午不说话,以为是姜午害臊不好意思承认,于是又继续絮絮叨叨的说:“自从俺从阿姐家搬出来,也是经常饿肚子。每次饿肚子了,俺就会躲起来唉声叹气,怨自己为什么没学会种地,还猎不到禽兽。
不过后来箭术练好了,日子就好过了。抓到的禽鸟可以吃,猎到的野兽还可以卖,特别是皮子,还能从商队那里换到钱,有钱了就可以买到刀剑。”
说着阿豹便开心的笑了起来。
“我已经攒下了千钱,再有几百钱,就能买到一把长剑,到时候就不用天天带着匕首,也不会一直被那帮家伙瞧不起!”
姜午依旧没有搭话,心里却有些不屑一顾。
买剑?
这傻小子被人骗了吧!
剑这东西,象征意义大于实战意义,达官显贵拿来装点门面还行,对于普通人来说,还真不如刀的实在。
不过姜午却没打算劝。
因为他深知一个道理:人微言轻。
此刻的自己,充其量就是个“流浪汉”,如果自己开口劝了,阿豹听了还好说,如果他不听还和自己顶针起来,那岂不是在自取其辱?
“你今日不用出门打猎吗?”
“近日不用,阿大、阿姐他们带人下山……”
阿豹的话刚说了一半就戛然而止,似乎是谈到了什么不能讲的话题。
“阿大给我的命令是留守老羌寨,所以不能出门打猎。好在阿大给我算的是征召,由寨里供应食物。”
姜午好笑道:“那你不呆在老羌寨里,一直跟着我做什么?”
姜午此问可不是无的放矢,自从昨日离开老羌寨,到当了一晚上“楼主”,再到现在,一直是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的,虽然没抓住现行,但也被姜午发现了蛛丝马迹。
由此看来,一直监视自己的,就是这个阿豹。
“阿婆给了我一个新任务,就是寸步不离的监……保护……保护你!”
阿豹差点说漏了嘴,及时改正后,一边圆着谎,一边悄悄的观察着姜午的神色,发现姜午神色如常后,便悄悄的当下了心。
“保护?”姜午笑着反问,正欲从阿豹的嘴里套出更多话时,却看见远远的有一队挑着担的人影,正缓缓的朝自己这边过来。
不多时间,待到众人爬上平台,大槐树下的姜午,才看清领头的居然是阿云,而跟在她的身后的,是四个挑着担子的挑夫。
“阿云,你这是要去哪里做什么?”
“来给您送食禄啊。”阿云一边指挥着挑夫卸下东西,一边介绍道:“阿婆与留守的大人们商议过了,决定给您一个月十担的俸禄,这里便是其中五担,两担是粟米,两担换成了等价的麦子,一担换成了稻谷,剩下的五担阿婆给您折算成了铜钱,随后再送过来。”
“食禄?”姜午疑惑的问道:“阿婆没和我说过食禄啊?”
阿云抿着嘴笑道:“都说皇帝不差饿兵,姜郎给老羌寨当教习,当然会有食禄。
昨日阿婆未提起此事,是因为原计划姜郎是要入主汉思楼的,到时候汉思楼所有的地租、山林,都将会作为姜郎的食禄。
而现在姜郎已经脱离汉思楼,那么另付食禄,也是理所当然的。”
姜午点头应是。
上班干活拿工资,这可是万古不变的道理。之前是因为想要迫切的融入老羌寨,所以才提也没提食禄的事,只是没想到阿婆能考虑得如此周到。
送粮过来的挑夫已经陆续离开,而大槐树下的姜午,却开始了犯难,这会儿粮食有了,却没有做饭的工具……
难道说为了做一顿饭,还要特意去集市上买齐锅碗瓢盆?更何况,在阿婆把铜钱送来以前,姜午身上可是一个铜子都没有的。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姜午这是有米了,也难为……
然后姜午就看见了蹲在地上,不停用匕首戳着泥土的阿豹。
“阿豹。”姜午叫了一声。
阿豹没反应。
“阿豹!”姜午抬高声音又喊了一声。
“哎……哎……,谁叫我?”阿豹被吓的一激灵,待到看清是姜午叫他的时候,便回头道:“姜郎何事?”
“阿婆命你贴身保护我,想必你也不会回家做饭,正巧我这里缺少炊具,把你的碗筷锅勺借来一用!”
“哦……喏!”阿豹楞楞的应了一声,然后就一溜烟的跑掉了,只留下姜午和阿云一大一小两个人,在槐树下面面相觑。
“阿豹他……一直都这样……嗯……”姜午努力的想要搜刮一个词,用来形容阿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