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养点什么?(1 / 2)
阿珍的大妹夫是梁姓大房的子弟。他的伯父闯南洋留在了马来亚,入了籍。他的父亲给他起
名有为,“有为”的寄语是愿有所作为。有为很聪明,然而小时候身子骨不算太结实,三天
两头生病。当年他考上了师范学校也是因病耽搁,他也没有当成老师,吃上固定工作的饭。
自打小,有为对养点什么小东西感兴趣,鸡、鸭、鹅、鸟都喜欢。
在拼命求生计想辙的年头,他自然而然地走上了搞点养殖的道路。
他养过鸽子,养过鹌鹑、养过乌鸡、养上了番鸭。
他喜欢养,又聪明,他研究得很透彻。
鸽子和鹌鹑他也养得很好,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他觉得这类东西太过于小众,难于商品
化。
乌鸡他也养得好。但最终没有一直养的原因,他的总结是:乌鸡比较娇,对场地等各个方面
要求比较高;行情好的时候,养得好利润确实是高。但,如果伺候的不到位,一旦得上鸡
瘟,损失也是巨大。
他最后还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养殖番鸭上。
番鸭皮实好养,成活率高,周期快,毛利率虽然低一点,但一年多养两茬也是一样,而且也
没那么的操心。
一只番鸭母苗成本大约25-3元左右,养到出栏周期约3-4天;出栏的重量大约会有3斤
多一些。
每天的饲料成本约在15元左右;再加上疫苗、兽药等费用,每只母番鸭的整体养殖成本6-
7元钱。
成鸭出售价格一般3元左右一斤;一只一般可以卖到9-12元钱。可以
饲养的成活率在9%以上,完全可以赚钱;而且番鸭比较皮实,对场地要求又不高,可以连
续的周转。
梁有为养的番鸭成活率基本上都是95%以上,有时甚至接近1%。
梁有为喜欢让田文才得闲的时候上他的养殖场帮忙。他知道田文才干活细致、认真,又很有
责任心,不会出差错。
另外的一个原因,他没明说。他知道田文才是个有点才华而又气傲之人,他觉得养番鸭这算
是一个出路,带一带田文才。他在心里暗暗地思量,又不算什么高精尖的东西,以田文才的
聪明劲,跟一跟、看一看也就会了,不用讲太多。
也确实是这样,一来二去,田文才也就基本上知道番鸭的养殖之道了。场地要求、设施的安
排和布置、小苗的保温措施、定期的粪便检查、异常情况的用药给药、常用兽药的准备等
等。
然而,学是学会了,田文才仍然没有付出行动,也没有提跟着养的意思。
梁有为有点着急,这眼看着可以赚钱的机会,谁知道过一二年以后是什么光景。
田文才的心里也清楚的很。并不是他不想,他有苦衷,他没有本钱。
他也清楚这算是挺好的出路,比起他做面的营生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做面一个月下来都见
不到钱,这个养的好一个周期下来就能见到利润;也就是3-4天的时间,还是正当营生;
他清楚。
另一个,他还是担心风险,他输不起。俗话说的好,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在整个周期没
有结束,没有见到最后的利润之前,一切就都不算。他做面的时候,头天看天气的时候对第
二天的下雨没有判断错误,而导致和进面后第二天没有条件晒干的风险都承受不了,更是何
况那带毛的东西,而且还没有本钱。
他缺乏那种赌的勇气。他知道这是一种变,变革,改变;而且他有领路人,有榜样;他也窥
得了其中的奥秘,也看到了那似乎可以见到的光。
田文才还是下不了决心。他犹豫,他恐惧,他天人交战…
他就像是一个借着筹码的赌徒,明明已经把握了九成的确定性;然而,仅存的理性还是盯着
那一成的失败概率,不断地放大,再放大。
他的手哆嗦,他发抖…
可是,变就意味着不确定性,世上哪有1%的胜算。天上都还会掉刀子呢…
…
田文才没有设想过和林凤英重逢的场景。
梁有为叫上他一起帮忙去购鸭苗的时候,田文才正喝着粥,地瓜都没顾上吃,抓了一个在手
上就往外走。
苗场在城郊公社的海口村,呼兰河水入海的地方。呼兰河上的桥叫广济桥,桥的西侧是呼兰
河的淡水,东侧则是淡水、海水交汇地;
再往外是一片海泥滩。河岸两边是成片的水稻田。鱼米丰茂、交通便利、商旅众多,又紧邻
城关,海口村是富足之地。
苗场的老板姓林。田文才来过两次,跟着梁有为看苗、讲价、点数、装车的忙活,并没有太
深的印象。梁有为和他提过,说是那苗场林老板好像很多年前还来过咱们村,田文才没往心
里去。
同样的流程。看苗、讲价、点数、装车。区别的是,这次梁有为要的是公鸭苗,数量上也多
了些,要了一千只。公鸭养的周期会更长一些,毛利率会更好一些,也更省事;当然本钱也
更重。
田文才心里很是羡慕。这一千只公鸭苗,一只五角,加上运费什么的,鸭苗的本钱就上五六
百;再加上饲料、兽药,本钱估摸得大几千块;这梁有为确实是赚到钱了呀。
在苗场的大院里,田文才正在给装好的鸭苗笼压毯子、盖篷布,然后还得绳子绑扎,捆好。
梁有为在给苗场林老板点钱、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