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彪子媳妇(1 / 2)
彪子媳妇也是外村嫁进来的,娘家名字叫阿凤;大家要么阿凤阿凤的叫,要么就是彪子媳
妇;娘家姓什么,大家都记不得了。
阿凤除了黑一点,长得是挺周正;大家伙都笑称,凤栖、凤栖,彪子家栖来了一只黑凤凰。
阿凤的黑不是阿凤的最大特点,阿凤的最大特点是大;
阿凤的眼睛大;丹凤眼,双眼皮;一双眼睛黑的地方黑汪汪的,白的地方白莹莹的;你看着
她的眼睛,感觉都能从里头舀出一瓢水来。
阿凤的脸也大;鹅蛋脸,圆圆的,不是圆饼的那种圆;椭圆、鹅蛋,懂吗?大的好看。
阿凤的手大,脚也大,身材健硕,眉毛又浓又密,头发乌黑发亮。
阿凤蹲在老井边上洗衣服时,梁三少爷说:“阿凤,你的屁股真大。”
阿凤在老井边上打水,挑水的时候,梁三少爷说:“阿凤,你的东东真的好大。”
梁三少爷不是因为他有两个兄长,事实上他是独苗。
梁三少爷的父亲是晚晴的最后一拨秀才,可是穿长衫的读书人,大家伙都叫梁老爷;而背地
里的时候,都称呼他为梁大牙。
这梁大牙梁老爷不仅是吃了几年墨水的秀才老爷,胸中也有沟壑;这不,剪辫子那年,他不
仅是带头剪了辫子,还捐了钱、捐了枪;
于是,秀才梁老爷就成了镇上乡公所的老爷,真正的梁老爷了。据说,他的大房太太娘家哥
哥在省上帮了忙。
梁老爷娶了三房太太。
大房太太是县上的大户人家,各方面都好,唯一遗憾的是不能生养;用梁老爷的话来说:
“凤凰她不下蛋,那就是用来看的。”
既然是用来看的了,那就更是显然下不了蛋了;于是,梁老爷纳了妾;这二太太是大房陪嫁
过来的丫鬟,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二太太倒也争气,几年的功夫给梁老爷连着生了三个,可惜的是,无一男丁;更是让梁老爷
懊恼的是,无论是他怎么折腾,二太太的肚子却再也没了动静。
那个时候,梁老爷回到村里就生气。
梁老爷平时住在镇上,只有祭祖和族中重大议事才回来。
祭祖给老祖宗上香,他跟着老族长上香拜拜,总是感觉后排的族人眼睛盯着他的后背,还
夹带着窃窃私语;
而议事时,这个和他说:“不行就招婿啦。”
那个和他说:“同族过继个男丁当继子啦。”
梁老爷很生气:“我会生,我都生了三个女娃娃,你们不要再说了。”
话虽如此,眼瞅着年岁见老,梁老爷还真是有点着急,一面的求神拜佛、一面的延医问药。
梁老爷的大太太吃了斋,还供上了观音菩萨。
有财、有贵,所缺的丁终于补上了。
梁老爷又娶上了三姨太,更让梁老爷得意的是,三太太还给梁老爷生下了个儿子!
于是乎,梁姓三房的梁老爷的三太太生下的公子,不叫梁三公子叫什么,正式的名字叫什
么,谁敢连名带姓的乱喊,正式的名字放在族谱上就好。
梁老爷算是扬了眉、吐了气,圆满了。
为此,梁老爷不但摆了酒;请上了戏班子唱了三天三夜的大戏。
而且,梁老爷出资重修了族谱。
重修族谱时,梁老爷说了:“三太太的名字能不能上族谱,这哪里是个问题;甭说戏子不戏
子的,就算是biao子也得上,她是功臣,明白吗?有功之臣!”
“大清朝都没了多少年了,还都死着脑筋,一个个的!!!”
梁老爷拄着的手杖敲在地板砖上,咚咚作响。
据说,地板上的红砖都裂了两块。
就这样,大家伙慢慢地知道了;梁三太太原是小凤仙戏班的当家花旦,擅长的角是杜十娘。
梁老爷对梁三少爷虽是有求必应,娇惯纵溺,但还是狠下了心将他送去县上的新式学堂读
书;还派了个叫贵儿的小厮去照顾、使唤,饮食起居则由梁老爷大太太的娘家照应;希望将
梁三少爷浇出个苍天大树、育出个人中龙凤。
那名唤贵儿的小厮本是乞儿,随母亲流浪到此地时,母亲病故,得到梁家的收留,虽比梁三
少爷年长几岁,打小却是最听梁三少爷使唤。
两三年下来,梁三少爷的书没读多少,字未识半箩筐,吃喝嫖赌的各种本事倒是无一不精。
大太太娘家虽说是照应饮食起居,但一看两人如此的胡作非为,哪是读书样子,也是头痛不
已。便趁着学生游行罢课之际,修了书信,将二人送了回来。
给梁老爷的信中未提及二人的浪荡之事,只是说学运动乱,学业无着,回来学习经营生意也
是正途。
给大太太的信中倒是具以实告,并称所幸未染上鸦片云云。
回到镇上后,没过多久;梁三少爷便和梁老爷提出要回到村里,帮助大太太、二太太督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