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三十六章 顾家长子的疑问(1 / 2)
汤和驱马踏着晚霞而归。
沈?上前询问:“可有镇国公消息?”
汤和摇头:“不知道他现如今人在何处。”
沈?咬牙切齿。
汤和一日不接过大将军印,就一日没办法下达军令,制止各地大军的杀戮。毕竟皇帝没给旨意,强行命令军队停下来。
两天过去了,沈?眼巴巴地看着,汤和始终重复着“不知顾正臣身在何处”的话,沈?忧心忡忡,茹为心急如焚,黄德安也是束手无策。
现在就这么个情况,不知道顾正臣人在哪里,来了跟没来没啥区别,在金陵还能讨论讨论马克思至宝,去酒楼喝个酒,实在不行回去找小妾发泄发泄,可人在八幡,啥也干不成,只能日复一日地忧虑……
汤和也不管这三个人,拿出印信写了文书,让人传给蓝玉、高令时、卢震等人,一是告诉这些人顾正臣回去了,大将军换人了,二是告诉他们,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回来了,淡路岛集合,商议后续如何治理……
不过现在都没活人了,治理应该谈不上,不如商量在哪里设置卫所,进行军屯为上……
金陵。
镇国公府内,顾治平穿着单薄的衣裳,扎着马步,汗水从额头上滑落至衣襟上,一旁的吕常言则坐在亭中,手中抓着酒葫芦,时不时灌上一口。
张和走了过来,看着站起来的吕常言,平和地问:“差不多了吧?”
吕常言看了看柱子外的大香:“还要一刻。”
张和安静地等待着,直至大香上灰白的香灰歪下去,这才拿了汗巾,走向顾治平。
吕常言将香炉收起,留在了亭中。
“外祖父。”
顾治平行礼。
张和将汗巾递了过去,言道:“连着三日没去格物学院,却待在府里扎马步,怎么,你打算弃文从武了?”
顾治平擦过汗水,回道:“外孙可不想当班超,再说了,班超在大明,也不必他投笔从戎。外孙只是有些事想不通透,想寻个安静的想想。”
张和询问道:“跟外祖父说说?”
顾治平跟着张和走入抄手游廊,言道:“这世上,当真能有人窥见未来吗?马克思预言,到底是真实发生过的事,还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若是真实发生过,那父亲的东征可以避免那种未来吗?若是仅仅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父亲的东征,还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吗?”
张和面色凛然。
显然,这个孩子已经很独立,学会了思考对错,思考是非。
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格物学院里,没有人能给他答案。
张和思索了片刻,言道:“以我对你父亲的了解,他是在借预言的方式,说出了惨烈的未来景象,否则,不会有三千五百万牺牲的数字,更不会有壹岐岛上关于未来之言的那些残酷谈话。这一点,你认可吗?”
顾治平思索了下,点头道:“认可。”
马路大,病毒,细菌,解剖,人体血液占比,水分占比等等,这些都不是想象可以说出来的事,还有三千五百万这个数字,更是惊人。但父亲没有说是两千万,也没说六千万全都死了,而是说了一个三千五百万。
这些,不像是预言,更像是血淋淋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