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一十三章 顾正臣的言传身教(2 / 2)
入城。
张玉等人带着顾正臣至了一段内城墙边,指了指:“这些人做了相当充分的防备,若是仅仅依靠火药弹盲目覆盖之后便强攻城池,损失不会小。”
顾正臣走上半人高的城墙,外面是一处近乎六十度的斜坡,斜坡底部还有一个狭小的平台,平台之下,还是个斜坡,而在这个斜坡上,打了木桩,木桩上绑扎着不少树枝。
树根朝上,树枝朝下。
朱棣言道:“先生,这是逆茂木。倭人不少城都用过这些东西,可以阻碍军队登上来,创造机会射杀。”
顾正臣微微点头,看向一旁各式各样的木架子。
一个木架子之上有个木板,木板之上堆着石头。
一个木架子之上绑着粗大狼牙棍木,还有长长的削尖的木桩,还有一个小木板,甚至还有铁床一般的东西……
还有几口箱子,里面是手榴弹,连用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道墙外,才是真正的外墙。
也就是说,这是瓮城的布置。
虽说热气球上的军士?望之后,绘制了图纸,可亲眼所见,还是有些惊人。
顾正臣看着聚拢过来的将校,言道:“看吧,火器虽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可一旦火器大行其道,必然会出现克制火器的战术战法。矛盾,有矛便有盾,有盾必有矛。”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你们未来身是何职,人在何处,都一定要记住,敌人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大明若是止步不前,迟早会被人超越。而超越之后的下场,那就是敌人为恶魔,我为羔羊!”
“如果不想未来某一天,你们的子孙后代,无力地被人屠戮,惨死在万人坑里,我希望你们铭记,先进的科技,先进的火器,先进的技术,决定着未来的安危!”
“而无论是技术、火器还是科技,这一切的根本,都是人才!没有人才与源源不断的研究,就谈不上持续的迭代,更不可能有人步入无人之境,发现与掌握前人所不知道的技术!”
“敌人在学习,我们也需要进步,敌人在变,我们也要变。总之,我希望你们重视起教育问题,子孙后代,出几个人才,远比出几个纨绔要好得多……”
朱棣、沐春、马三宝等人肃然点头。
张玉很是认可。
没这些技术与火器,大明解决胡虏不可能如此顺利。
自己的儿子张辅,现在也在北平格物学院学习,年纪是小了点,还是走得后门,但那小子很认真,也很努力,说不得以后可以成为大才。
只不过,要不要将张辅交给顾正臣带带?
格物学院的教授、助教水平虽然高,可总归没有顾正臣的水平高,他都能带马三宝、李景隆,带带自己的儿子也没问题吧?
嗯,这事需要找朱棣说情才可能成……
李芳雨一直都在观察顾正臣。
这个家伙从来都不会错过任何一次教育人的机会,哪怕是毫无悬念的胜利,零伤亡的战斗,他也不忘告诉所有人,要警惕,要认真,要拼尽全力,也要总结经验……
不骄不躁,一直在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