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科幻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六百五十二章 朱元璋发威

第两千六百五十二章 朱元璋发威(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全球高武之师兄他美强宠 苦境:原来我是反派卧底 徒弟都是天命大反派 军婚甜蜜蜜:嫁最野军官,我在八零喜当妈 都市:修仙一千年,归来当奶爸 家有师尊,恶名远扬 红楼之庶子贾环传 炼气五千年 万古第一神 1938:除夕计划

越往深处,壁画越清晰。最后一幅画面令她驻足良久:一名女子站在风暴中央,双手捧着一本书,书页飞舞如蝶,每一页都写着不同语言的“对不起”。而在她身后,无数人影依次走出黑暗,逐一拾起纸页,贴在胸口。

她伸手触碰壁画,指尖忽然一阵刺痛。一滴血渗出,落在苔藓之上。刹那间,整面墙亮了起来,浮现出一段全新文字:

> “真正的勇气,不是揭发别人的谎言,而是承认自己的过错。”

>

> “你准备好了吗?”

李文秀闭上眼,脑海中闪过自己一生的画面:穿越前身为现代学者,因揭露学术腐败遭排挤;来到明朝后,借寒门身份步步崛起,辅佐新政,却也曾为保全大局默许冤案;她推动“言脉”复苏,却始终不敢面对内心最深处的愧疚??那个在冰川实验室为保护她而牺牲的助手林昭,临终前喊的是她的名字,而她至今未曾在公众面前提过他一次。

泪水滑落。

她轻声说:“林昭……对不起。我不该让你一个人承担风险。你是对的,我却选择了沉默。”

话音落下,洞穴深处轰然开启一道石门。门后并非密室,而是一片星空般的虚空。中央悬浮着一面巨大的铜镜,镜面不映容貌,而是流动着千万张面孔??有赵立军、玛利亚教授、撒哈拉的孩子、东京青年、京都老僧……甚至包括她从未谋面的苏婉儿。

镜中传出合声:

> “你已通过‘心镜试炼’。从此,你不仅是‘言脉’的继承者,更是‘言城’的守门人。”

>

> “接下来,你要做的不是让更多人说话,而是教会这个世界如何好好听。”

石门关闭,李文秀回到洞口。赵振山已不见踪影,唯有山风送来一句飘渺话语:“替我跟立军说,他做得对。”

十日后,敦煌。

黄沙漫天,莫高窟外警卫森严。一支秘密部队正奉命搜查编号第217窟的异常能量波动。然而每当他们接近,手中的仪器便全部失灵,耳机里只回荡着一阵阵古老的诵经声。

就在他们准备强行破门之际,一道身影从沙丘后缓步走出??正是李文秀。她手持玉片“言印”,身披素白衣袍,宛如谪仙临世。

守军指挥官举枪喝问:“什么人!”

她不答,只是举起玉片,轻轻摩挲。刹那间,所有人耳中响起自己最不愿回忆的声音:有人听见母亲临终前呼唤自己乳名却未能赶回;有人听见战友 dying 时求他带遗书回家却被遗忘;还有人听见年幼女儿问“爸爸为什么总喝酒”,而他从未回答……

枪口缓缓垂下。

李文秀走入217窟。赵立军正盘坐在一幅唐代观音像前,面前摆放着数十盒磁带与竹简。他瘦了许多,双眼布满血丝,却依旧挺直脊背。

“你来了。”他嗓音干涩,“我知道你会来。”

“你父亲回来了。”她说。

赵立军猛地抬头,眼中闪过剧烈波动,随即化作深沉悲喜。“他还活着……真的?”

“他让我告诉你:你做得对。”

赵立军低下头,肩膀微微颤抖。片刻后,他打开一个密封匣子,取出一份泛黄的手稿,递给李文秀:“这是洪武年间一位御史写的《直言疏》,因触怒太祖被焚毁。幸有一位宫女冒险抄录副本,藏于佛经夹层。我花了三年才找到它。”

李文秀展开手稿,只见开篇写道:

> “臣闻:治天下者,以民心为镜。民不敢言,则政必伪;政既伪,则国必危。故圣王惧而不怒,闻过则喜,如饥者得食,渴者遇泉……”

她读着读着,泪水滴落在纸面,墨迹竟微微扩散,重组为一行新字:

> “此疏今日重现,非因机缘巧合,实乃天下人心所召。”

赵立军站起身,望向洞窟深处:“我已经把所有敏感录音数字化,上传至‘众声’网络。无论谁想封锁,都无法再抹去。下一步,我要在全国建立‘言碑’分站,让每个城市都有倾听之地。”

李文秀点头:“但也要警惕另一种极端??有些人开始滥用‘敢言’之名,恶意攻讦、煽动仇恨,打着‘真相’旗号伤害无辜。”

“所以需要‘善听’教育。”赵立军说,“就像你说的,倾听才是真正的力量。”

两人并肩走出洞窟。夕阳将沙丘染成金色,远处驼铃悠悠。一只信鸽掠过天际,爪上绑着一枚微型芯片,载着最新版《言髓》飞向欧洲。

多年后,全球已有三千六百座“言碑”建成。每年清明,人们不再仅祭祖扫墓,更会在碑前朗读一封写给逝去亲人的信。这些声音通过“众声”网络汇聚,在特定频率共振下,形成一道贯穿大气层的精神波束,持续向宇宙发送。

科学家称其为“文明心跳”。

而在哀牢山,那圈新生梅树已长成林。每逢春夜,花瓣随风飘落,每一片都映着一句普通人的话语:

> “老婆,其实那次车祸是我酒驾。”

> “妈,我不是不想结婚,我只是喜欢男人。”

> “老师,当年是我偷了你的手表。”

> “爸,我原谅你了。”

定音桩静静矗立,偶尔嗡鸣,仿佛回应人间真情。牧童依旧喜欢把耳朵贴上去,听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絮语。

一个雨后的黄昏,一个小女孩蹲在桩边,忽然咯咯笑起来。

母亲问:“你笑什么?”

她仰起脸,天真地说:“我听见桩子里有个姐姐在唱歌呢!她说:‘谢谢你愿意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你要相信我真的是白莲花 现代天师实录 十九世纪换嫁情缘 (历史同人)在西汉庖厨养娃 没关系,明天见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不明淫物.重置版3.0 天敌饲养指南 认栽 不是人又怎样[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