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科幻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六百二十八章 江源伯的七管家

第两千六百二十八章 江源伯的七管家(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全球高武之师兄他美强宠 苦境:原来我是反派卧底 徒弟都是天命大反派 军婚甜蜜蜜:嫁最野军官,我在八零喜当妈 都市:修仙一千年,归来当奶爸 家有师尊,恶名远扬 红楼之庶子贾环传 炼气五千年 万古第一神 1938:除夕计划

沈昭寻到崔鸣吉旧仆,辗转联络上这位老臣。崔鸣吉年逾六旬,须发皆白,见沈昭竟亲至险地,老泪纵横:“沈大人竟为我国至此……李某被囚,朝中奸佞当道,实不忍言!”

沈昭正色道:“今辽东与朝鲜唇齿相依,若建州灭我,下一个便是朝鲜。王世子仁德宽厚,民心所向。只要您肯举事,我可调辽东军佯攻北部边境,吸引建州注意力,为您争取时机。”

崔鸣吉沉思许久,终于点头:“老夫虽死,也要搏这一线生机!”

正月初三夜,崔鸣吉联合禁军将领金自点,在宫中发动兵变。趁守卫换岗之际,突袭王宫西苑,救出李?。与此同时,沈昭亲率百名死士,奇袭建州驻平壤使馆,斩杀其首领额尔德尼,焚毁往来密信,制造混乱。

天亮时分,开城宣告光复,李?重掌大权。他当即发布檄文,宣布与建州断交,并调集两万大军北上,直逼鸭绿江。

消息传至辽东,全军欢腾。林承泽立刻下令点燃烽火,向四方传递捷报。而此时,皇太极大军已逼近辽河,前锋距辽东城不过五十里。

赵文渊紧急召集诸将,依沈昭留下的战术部署,将主力隐于辽河南岸丘陵地带,另遣一千老弱残兵诈降,声称“沈昭已逃,城中无主”。皇太极闻之大喜,以为胜券在握,遂命大军昼夜兼程,欲一举破城。

二月初八,建州军主力渡河。当万余骑兵涌入预定伏击圈时,大地轰然炸裂??数百枚地雷接连引爆,火光冲天,雪浪翻滚,战马惊嘶,阵型大乱。紧接着,两岸强弩齐发,火箭如雨倾泻而下。赵文渊亲率三千火铳手现身高地,三轮齐射之后,冲锋号角响彻云霄,辽东军全线出击!

混战之中,皇太极坐骑被炸翻,险些被俘,幸得亲卫拼死护卫,仓皇北逃。此役歼敌近两万,缴获战马八千匹,辎重无数,建州元气大伤。

三日后,沈昭归来。风尘仆仆,衣衫破损,却面带微笑。将士列队迎于城外,赵文渊跪地泣拜:“沈公归来,辽东有主矣!”

沈昭扶起众人,朗声道:“此胜非一人之功,乃三军用命,百姓同心所致。然战事未终,皇太极虽败,犹存喘息之力。我已与李?缔结盟约,朝鲜出兵牵制,喀喇沁亦将断其北援之路。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防守,而是反击!”

众人闻言,热血沸腾。

又半月,沈昭整编军队,合并朝鲜、蒙古与辽东三方情报系统,设立“北枢密院”,统管边防军务。他推行屯田新政,每百户编为一屯,军民一体耕战,三年之内,辽东粮产翻倍,兵员扩充至四万精锐。

与此同时,他秘密派遣工匠,在深山建造火炮工坊,仿制西洋红夷大炮,两年后试射成功,命名为“昭武炮”,一炮可轰十里,震慑诸敌。

崇祯十四年春,沈昭亲率两万大军北伐,联合喀喇沁、科尔沁叛部,直捣建州老巢赫图阿拉。皇太极仓促应战,终因内部分裂、粮草断绝,败走长白山深处,不久病亡。

其子多尔衮携残部退守宁古塔,遣使求和。沈昭拒不受降,下令:“建州不除,边患不止。凡戴辫发者,皆为逆贼,格杀勿论!”

一年之内,辽东铁骑踏平建州七十二寨,焚其祖庙,毁其图册,收复失地三千余里。女真诸部或降或散,百年基业,一朝覆灭。

消息传入京师,朝野震动。崇祯帝初喜而后惧,召集群臣议曰:“沈昭威震塞外,拥兵数十万,若其反戈南指,谁能当之?”

温体仁趁机进言:“此寒门匹夫,本不应掌兵权。今功高震主,宜削其职,召还京师,以免生变。”

然兵部侍郎孙传庭挺身而出,怒斥:“若无沈昭守辽东,建州早已破关而入!彼舍家为国,拒爵辞赏,一心只为社稷安危。今不思褒奖,反欲加害,岂非寒天下忠臣之心?”

崇祯默然良久,终叹道:“朕知其忠,然势不得不防啊……”

于是下诏,封沈昭为“镇北大将军”,赐丹书铁券,允其世镇辽东,然严禁擅自扩军、外交、征税,一切政务仍归朝廷委派官员管辖。

圣旨送达之日,沈昭跪接于城门之外,神色平静。待使者离去,他转身望向北方茫茫雪原,轻声道:“他们怕了……可这万里河山,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守住。”

林承泽站在身旁,低声道:“沈兄,接下来怎么办?”

沈昭嘴角微扬:“照旧。屯田、练兵、修械、联蒙、结朝。朝廷不给我们粮,我们就自己种;不给我们枪,我们就自己造。只要辽东还在,大明就还有希望。”

风吹过城墙,猎猎作响。远处,一群孩童正在新建的学堂里朗读《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沈昭听着,眼中泛起微光。

他知道,真正的战争从未结束。外敌会再来,朝堂会倾轧,人心会动摇。但他也明白,只要有人愿意在寒夜里执灯前行,这片土地就不会彻底沉沦。

而他,愿做那盏灯。

哪怕燃尽自身,也要照亮一方山河。

岁月流转,辽东渐兴。十年后,这里不再是荒凉边陲,而是商旅络绎、军屯交错、书院林立的北疆重镇。百姓尊称沈昭为“沈父”,每逢冬至,万人焚香祭拜,祈愿其长寿安康。

又十年,沈昭年逾花旬,须发尽白,仍每日巡城不辍。一日黄昏,他独自登上最高?望塔,远眺落日熔金,天地苍茫。

林承泽寻来,见他久久不动,轻声问:“在想什么?”

沈昭缓缓道:“我在想,若当初我没有穿越而来,没有遇见你们,没有走上这条路……今日的大明,会不会已经亡了?”

林承泽一笑:“没有如果。你来了,所以辽东没丢,大明还在。”

沈昭点点头,望着远方渐渐升起的星辰,喃喃道:“也许有一天,我会倒下。但只要这城墙还在,只要还有人记得为何而战,我就从未真正离开。”

夜风拂过,城墙上旌旗猎猎,如同不灭的誓言。

而在千里之外的紫禁城中,年轻的太子朱慈?手持一本《辽东纪略》,读至沈昭拒爵那一段,忽然掩卷长叹:“若天下多几个这般臣子,何愁江山不固?”

窗外,春雷隐隐,似在回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天敌饲养指南 认栽 不是人又怎样[快穿] 世人皆道我命不久矣 重启一下 沉迷种田,我爆红全网 骑士夫人模拟器 恨海情夭:她的淫靡与他的复仇 远山破阵曲 种豌豆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