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拜师(2 / 2)
198点。
够了,除了兑换五颗聚气丸保证五天的修行外,厉若海也有足够的贡献点去兑换一些其他的术法了。
来到二层的雷系专区,厉若海眼馋的看看玄级术法和地级术法,最终忍痛转头继续挑选黄级术法了,仔细挑选半天,厉若海有些失望。
虽然妖灵处理局的储备很丰富,但却没有厉若海想要的术法。
从这两次的战斗中厉若海就发现自己的杀伤力太低了,迅雷破的主要效果在于叠加负面状态,像是和当扈作战时,被电的越久,麻痹的效果就会增强更多,而主要伤害就体现在天雷破上。
天雷破虽然是黄级术法中少有的高伤害绝技,奈何释放条件比较严苛,更何况战斗中无法专心凝聚绝技,想要释放就需要更多的时间。
“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术法?”
旁边传来一道询问声,厉若海愣了一下,抬头看去,林子杰倚靠在书架上面带微笑的看着厉若海。
“确实没有。”
厉若海摇摇头,面对林子杰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毕竟对方是管理员,兑换记录他都能看得到。
“从你修炼开始也过了几个月了,相信你也体会到了,在修行者的世界,没有师承几乎是举步维艰。”
林子杰说的这话厉若海可不敢苟同。
别人不知道,但厉若海自己可是完全有能力赚取足够的贡献点去兑换任何东西,而且妖灵处理局很大方,修行者一路所需的大部分资源都毫不吝啬的开放兑换,厉若海无非是现在刚开始做任务所以显得紧缺,但以他能够单独完成妖灵讨伐任务的能力来说,只要努力一个月,不止能保证每天的聚气丸供应,也足够再兑换更好的术法,甚至努努力攒够兑换秘法的贡献点也足够。
“你灵力资质强大,灵力比别人多,能够单独去完成任务,但那只是在气穴境前,进入气穴境后,你首先需要的就是一把好的武器。”
“好的武器?”
厉若海愣愣的反问一句。
“你看,这就是没有师父教导的后果,每一个境界所需要注意的事情你都要一个人去摸索,也必不可免的会走许多的弯路。”
林子杰笑着回答,话语中的目的厉若海也听出来了。
“你想收我为徒?”
“没错。”
林子杰毫不犹豫的肯定回答,反而让厉若海心中产生一阵警惕。
“为什么?”
林子杰笑着举手,红色的火焰从指尖燃起,迅速扩散直到将两人都圈起来,围成了一个火红色的结界。
厉若海迅速的调动起灵力,准备好了随时释放灵力盾,更同时快速转换灵力,做好情况不对立马利用身法逃跑的准备。
“不用担心,我没有害你的意思,这个结界也是因为接下来的所说的话不适合让其他人听到。”
林子杰伸手安抚了一下厉若海,不等他接茬,继续解释道。
“练完龙渊决后想必你已经拿回了自己的记忆,也看到元华对你下的乾坤封印了。”
元华!
厉若海迅速记下这个名字,如果林子杰没有说谎,那么名为元华的中年大叔就是这一切的幕后主使。
“我猜你大概率是恨他的,恨他给你下了如此恶毒的封印,虽然我和他的观点不一样,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都是在保护你。”
“所以,我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回事?”
“不错,很冷静。”
林子杰赞赏的看着面前冷静思考的厉若海,随即神色严肃的停下脚步,认真的盯着他。
“但你应该知道,很多事情,不是我们非要对你保密,而是你的实力不足以让你有知情的资格。”
“那我需要什么样的实力才有资格?”
“灵丹,等你到达灵丹之时,就有知晓一切真相的资格。”
厉若海沉默下来,灵丹境,真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话题。
炼体期和蕴气期都是没有丝毫瓶颈的,因为这两个境界的命名方式就说明了这只是修行者的基础,真正困难的是进入气穴境的第一道瓶颈,扩充体内三百六十个气穴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有太多的修行者在这一境界耗费一生也无法打通全部气穴,更别说气穴境之后的炼神境。
神魂本就是修行者的根源,稍有不慎就不是走火入魔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是直接成为植物人,严重点的甚至会导致神魂消散。
成为植物人还能花大价钱凝练神魂拯救回来,但神魂消散就彻底没救了。
古往今来败在这两道关卡上面的修行者数不胜数,厉若海都没那么自信一定能闯过去,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那么,回到原先的问题,当初我和元华是有分歧的,他认为将你封印最能保护你安全,但我认为,把你带在身边教导才最好,我们两人争执不下,但有人提了一个最好的建议,在你十八岁之前将你封印,随后在你十八岁后由我来教导你修炼。”
听到林子杰的解释,厉若海总算明白了一些前因后果,虽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有着怎么样的身世,但很明显在他实力不足时,林子杰不会告诉他,既然如此,索性就拜入林子杰门下。
自己的龙渊决本就是由元华所传授的,如果他们想要害他,没必要如此处心积虑,即便是想要利用他也无所谓,等他实力足够强大,自然有击溃一切阴谋的底气。
“我还有一个问题,既然你们决定是在我十八岁时教导我修炼,为什么晚了几年?”
如今的厉若海都二十岁了才接触修炼,和林子杰所说的时间完全对不上,因此厉若海也想搞清楚原因。
“因为元华的原因,我们晚了两年。”
林子杰沉默良久方才轻声回答,厉若海甚至从林子杰的话语中听出了一些悲伤。
“好,我愿意拜你为师。”
又是模糊的回答,厉若海咬咬牙,最终还是决定答应下来。
“本该隆重些,带你认识清楚我们一脉的师承,奈何如今条件不足,只能委屈你了,下跪拜师吧。”
林子杰叹息着,话语间不仅有对师门浓浓的认同感,还有些许的悲伤。
“师父。”
双膝跪地,厉若海沉声喊出了这一声不同寻常的称呼。
华夏自古以来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师父这样的称谓也不是随便乱叫的。
而厉若海喊出这一声之后,也是终于有了些许的体会,对自己的师承也有了一丝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