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九儿的红高粱(2 / 2)
把卫生打扫一遍后,再粉刷一边清漆,把各个后期拼接后开裂的缝隙再填充一次。清漆的粉刷就不用别人帮忙了,李有粮自己一晚上就做完了。
然后晾晒十天就差不多干透了。再把家具和生活物品搬进去,摆放起来,一切就完工了。
下午,打扫完卫生,李有粮,让老爹回家歇息,自己在这里收拾一下。
屋里干净了,但是外面还是有点脏乱。剩下的橡木板还有原木柱子,放的这一堆,那一堆,留作院子的地方,地面也不是很平整,也是需要处理的。
把空地上所有的木板、树枝、树干,木条等等全部清理出去,这样一下子就干净利落了许多。
整个地面是南高北低的形式,院落的排水就要注意一下,尽量把庭院垫平,不要让雨水倒流进屋内。
第一层地板的位置比外部地面高了一尺的高度,很容易解决排水问题,挖掘排水沟,埋设陶管,把庭院里的水用陶管,引导流入后边的溪流。
还需要在木屋前面加一层飞檐,二楼屋顶的飞檐对一楼没有太大的保护。
从楼顶流下的雨水,还会潲进一楼门内。虽然一楼,从外往里走1尺才算是正堂,这1尺的距离算作外堂,但潲雨还是不好的。
再加一道飞檐也很简单,一个人就搞定了。
再找两根长16尺的原木,飞檐长5尺,木制框架,上面用茅草封顶。
一夜没睡,一楼的飞檐搞定。一楼门口往外5尺,是飞檐,地面用青石铺地,石面比一楼地板低半尺。
围绕着木屋用青石铺出一圈宽5尺的倾斜石地面,用来排出雨水,防止顺着墙面渗入地基。
青石地面从正堂门前铺到庭院门口,穿过大门连接到木桥。
庭院里,没有清理的树桩用磨石打磨光滑刷上棕油和清漆,做成摆放物品的台子和圆桌。
庭院的篱笆用橡木剩下的树枝制作,先在四个角定上四根柱子作为基准,然后慢慢用树枝编制,最后留出门口。
整个庭院有一亩多地,里面除了一栋二层木头,就只有六个被打磨光滑的树桩,树桩上放着用花盆栽种的梅花,桃花,桂花。
然后,就没有其他东西了,再抽时间建起厨房库房,还有马厩牛棚,还要有洗澡的地方。
庭院外面周围五十部以内全是大大小小的树桩,以外是一片高大的橡树林一眼望不到头,橡树林边上,还堆放着剩下的二十多根原木,还要一摞碗口粗的树枝枝干。
这些木材等干透了,将来想打造家具时,可以使用。
橡树林的地面全是密集草坪,冬天只剩下一层软软的草垫,还没化冻,不用怕有泥土产生。
等到把粉刷的清漆晾干了,就开始往里搬运家具,搬家具时,赵媒婆过来指挥着铺床,先请来村里的好佬,坐在房间里等着。
搬进一张床,好佬就会上前做摆正的动作,搬运的人,也要顺着摆动。
接着是桌,然后是椅子,最后是板凳。
搬完这些家具,好佬坐在屋里喝茶等着。
等把家具摆设好了,帮忙的人都出去,然后请贤惠多子的村里媳妇帮忙往里搬铺盖被子。搬过来后,好佬,给一件件铺到床上,从最开始的床垫,席子,床单,被子,枕头。
铺好床后,好佬从怀里掏出提前准备的一双筷子和艾草,用红丝线缠起来,在丝线打结的地方穿上两文钱。放进枕头里面,放在床头。
然后,等搬运人员全部都出去了,好佬再最后一个从房间里出来,等好佬出来,就算完成了整个新房铺床过程。
最后是神汉仙姑进场,完成新房最后的一道工序:消灾驱晦,祈福。
好佬,就是每个村里,命运最好的,年长婆婆。要儿女双全,子孙满堂,儿女们也有出息。
最先搬进来的是,李贵给儿子打造的家具,两张床,一张大圆桌,六张椅子,六个圆凳,书柜一套,书架一对,案桌一张,条桌一张,脚凳一对,洗脸架一对,衣柜一对,箱一对,橱一对。
搬家具是范家兄弟还有村里各个青年。
用一个月时间建起来的木质二层楼,大家都想过来看看新奇。
借着搬家具的空,有时间的差不多就都来了。一张床,四人抬,可以理解,但一个圆凳都四人抬,就过分了。
东西两间卧房,分配时要求东西一样。
椅子全部放正堂,条桌放正堂,大圆桌放外厅,圆凳全放外厅,书柜、案桌放内室,其余就按照一屋一半分配。
然后是李有粮准备的家具和生活物品:
围屏一对,浴桶一对,水缸2口,木桶一对,扫把2对,苕著2对,木盆1对,铁盆1对,锡茶壶1对,锡酒壶1对,锡面盆一对,酒托一对,茶盘两面,铁勺一对,瓷罐一对,陶罐一对,剪刀一对,红底黄纹灯笼1盏,红烛1斤,蜡烛1斤,灯油2斤,灯芯2斤,灯1盏,瓷匙1把,乌木筷子1双,酒盅1个,茶杯1个,碗碟各1个。
大笔两支,攒豪笔两支,本笔两支,徽墨1锭,石砚一个,铜印池一个,印匣一个,净水缸一个,牛角纸刀一把,大红纸1张,净边本纸1张,熟宣纸1张,生宣纸1张。
正堂悬挂《山松鹤寿图》一幅,卧房悬挂《福娃抱锦鲤》两幅,《仙童献寿桃》两幅。
根据每个物品的分类,放置到不同的房间。
最后,村里手巧的小媳妇大姑娘,帮忙用大红纸剪出的窗花喜字,贴在门窗的糊窗纸上。
村里的同龄人,在年长有经验的人指挥下,牵牛车运回从河里捞来的河沙,铺洒到庭院和外面的地面上。
然后,懂点厌胜之术的村姑,手里拿着点燃的艾草柱,在屋里里熏染一遍,每到一个房间,同时嘴里说着不同的咒语。
然后是来到院子里,从长檐下的两口水缸开始,绕着庭院里的马厩、牛棚,厨房、仓房、厕所都转上一遍。
整个仪式,肃穆,神圣。过来帮忙的人,忙完了自己的活后,就出去站在庭院外面,隔着木栅栏围墙观看,在外面静静地看着,也没有人大声说话。
范良和范贤两兄弟,一人手里拿着一幅门神,尉迟敬德和秦叔宝。
看见村姑拿着艾草,从大门里倒退着出来,两人赶忙上前把院门关上落锁,再把门神一左一右贴门上。
村姑再用手里已经燃烧的差不多的艾草,在门口比划一番,样子像是画了一个乾坤卦像,随着最后的一个动作,艾草完全烧完,化作灰从村姑手里落下,仪式就算完成了。
然后大家爆发出一声喝彩声。“好!”
最后一点艾草的燃烧程度,代表着这位负责新房祈福的人士的专业程度,像是今天,正好烧完。
说明这名村姑行,厉害,往后再有事,找她的人会增多,名气和收入也会提高。
起码今天,如果李贵不给她包一个1文的喜封,她就坐那不走了。
周围村民都喝彩了,喜封少了说不过去。
经过村姑的祈福和驱邪后,新房子里面是干净的,再在门口贴上门神,让门神把守门户,在灶君还没入驻之前的时间里,挡住一切野鬼杂悚。
仪式完成后,李贵招待好佬和村姑喝酒吃肉,明天还需要好佬帮忙,等媳妇迎接回来,从车轿上下来,还需要好佬引入家中。每个过来帮忙的人也有饭吃。
这两天李贵家杀鸡宰鱼,杀猪宰羊准备喜宴使用,又宰杀了两口大肥猪,猪肉需要留在婚宴上使用,一些下水,内脏就用香料卤煮一大锅。这几天每天过来帮忙的都是用煎饼和一碗猪杂肉汤招待。
今天村里的大厨已经把灶台全部垒好,五六层高的蒸笼两座,也开始蒸馒头,这两个大蒸笼,从现在到明天一住不住,全力蒸馒头,保证来的客人食用。
各种干菜,木耳,蘑菇,干笋,海带等已经开始用温水泡发。还有各种白菜萝卜放在水里清洗,红萝卜、白萝卜、绿萝卜,大白菜、小白菜、圆白菜。
萝卜和白菜是喜宴上的俩个主角,其他是配角。只要用肉炖出来和炒出来的,就是响当当的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