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重建大唐之霜寒天下 > 第 120 章 入宅喜宴,士子投名

第 120 章 入宅喜宴,士子投名(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南明亦明 我儿曹昂有大帝之姿 我只是想安全的活着 神明不语 神秘复苏之沙海沉沦 LOL:送你们个世界亚军当礼物 诡秘世界:我靠收割玩家成神 传奇:40岁战神,越老越妖 欢迎回归世界游戏 LOL:这个男人太莽了

薛侨哈哈大笑:“名士本色,不妨事。”

此时已到十月,许多学子进京科考,除了皇甫冉兄弟,还有十数人人通过杜甫、刘长卿、贾至的关系递上了名帖。

干谒勋贵,是此时获得推荐、扬名的一种方式,文士多走这条路径。虽然东平郡王府、右相府门前的官员瞧不上薛侨,但这些尚未及第、铨选未过的年轻人,还是很看重广有诗名的新任秘书少监。

这些年轻学子,包括元结、常衮、郎士元、啖助、严维、贾耽、独孤及、韩云卿、顾况、董晋、张继、鲍防、韩翃等。

其中董晋、贾耽与刘长卿一样,已经及第,却没有通过铨选,还在等下次机会。有几位薛侨是在后世听过名字的,有些却不认识。

贾至告诉薛侨:“啖叔佐是位经学奇才,虽然年轻,却极有见地;元次山文章雄伟刚峻,绝不在我之下。子昂掌秘书省,不妨多留意。”

刘长卿也重点举荐了一位:“贾敦诗博闻强记,尤其喜欢地理图志,子昂无论是编书还是行军,只怕都用得着。”

杜甫推荐的几位,都是擅写诗的文士,包括顾况、张继、韩翃等。

薛侨初任京官,对每个人都很重视,每个人都问清了籍贯、住址,还记录下来。

这些士子虽然目的是为了干谒,对他来说却也是一笔资源。毕竟他掌管的就是秘书省,正是需要结交读书人的时候。王维、元载、杜甫、贾至、刘长卿他们,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也乐于推荐。

果然,这天饮宴表现得最积极的,就是这些年轻人。

他们每人献诗数首,有的甚至准备了大赋。薛侨听到最多的词汇,就是霍嫖姚、狼居胥、瀚海、大漠什么的,将他碰到了天上,又说他极其重视士人,乐于提拔新人、奖掖后进,希望得到他的举荐。

薛侨憋笑很辛苦,因为他几乎是年纪最小的。

说他军功赫赫也就算了,奖掖后进什么的,不知从何说起……

当然,这些诗不止是写给他看的。

在座诸位,包含了王维、崔颢、储光羲、綦毋潜、晁衡这样的诗坛前辈。而杜甫最近也是声名越来越盛,距离李白、王维这一梯队虽然还有距离,却与第二梯队的岑参、高适、王昌龄他们不相上下了。

得到名家的赞赏,身价也能倍增。

薛侨家中的宴会,算得上是诗文盛会了。虽然各人性格不同,例如王维谦淡寡言、元载口才如流、萧复风度翩翩、张镐放荡不羁,却大都卖主人面子。

韦应物自从认识薛侨后,也奋发有为、刻苦读书,以薛侨为榜样。诸人之中,他与薛侨、张志和年龄相仿,性格也欢脱一些。

眼见酒宴将散,他向薛侨提议:“子昂,如此盛会,不妨常办,彼此间也能经常切磋。”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王维、崔颢、晁衡这些前辈们大多不喜热闹,元载、贾至、杜甫这辈人正经营事业,愿意多结识才俊,年轻士子则都希望与薛侨相交。

“好……”

薛侨故作镇定的答应了,心中却在滴血。

这一顿宴席,买了二十余坛神仙醉,又准备了四五桌的大菜,花了他七八十贯。

“早知道把碑帖卖了……”

他正后悔,好在杜甫随即提了个建议:“后山就是乐游原、青龙寺,往南又有曲江池,咱们不如每月结社游赏胜景,岂不美哉?”

比起吃喝,大家更喜欢这个活动。

薛侨长舒了口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