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重建大唐之霜寒天下 > 第 89 章 说服旧军,开荒新地

第 89 章 说服旧军,开荒新地(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南明亦明 我儿曹昂有大帝之姿 我只是想安全的活着 神明不语 神秘复苏之沙海沉沦 LOL:送你们个世界亚军当礼物 诡秘世界:我靠收割玩家成神 传奇:40岁战神,越老越妖 欢迎回归世界游戏 LOL:这个男人太莽了

“认识副军使么?”

“当然认识,凌帅是我岢岚军第一猛将!”

“你当了几年兵?”

“五年!”

“武艺几品?”

“我……九品还是有的吧……”

“既然想当兵,为什么不当选骑?”

“这……我不是九坞的人,怎么当选骑?”

“如果让你进九坞呢?进去了,如果通过选骑考核,既能当兵,还分你五匹马、三十只羊、八百五十亩牧场、一百二十亩田、二十亩永业田。你自己不种的话,可以雇人种!”

“真的?如果我过不了选骑呢……”

“过不了,不会练么!进了坞堡,自然有人教你!既然想当兵,为什么不当最厉害的兵!不想打仗、不想习武,当什么兵!”

“好,如果让我进去,我就进!”

薛侨上前锤了拳他胸口,又拍拍他胳膊,笑道:“可以,这么壮实,是选骑的料。去找户曹参军报名吧,他会给你分合适的坞堡。”

没等薛侨转向其他人,数十人纷纷高喊:“我也要加入!”

一场小风波就此平息。

五百军士,没有人选择去朔州,三百四十人成为屯田户,一百六十人加入九坞。

加上神武县的八十户,这次九坞共吸纳了二百四十户,按各坞能容纳的人数做了分配。这样九坞总户数来到了一千七百六十户。

薛侨让各坞做好收纳事宜,并让薛肃登记造册、按户分田。

造册这件事,看易实难。

首先难办的是,薛肃和杜甫发现岢岚军中的纸张并不多。前几任军使并不太用心,一切记录从简。当然记录少可能还有个原因,有些收支不在册中,到哪里去了也就无从查起。

杜甫告诉薛侨,纸确实不好买。

由于大量纸张进贡京城,民间用纸又日益增多,好的藤纸已经很难买到,甚至于普通的麻纸也已经一百文一卷。想要重新登记九坞户籍、屯田户、商户、佃户、流民和仆役、至少要百卷纸,加上副本就是两百卷。

日常巡察粮仓、军器仓、军士驻防轮班、训练、城防河防、司法记录、监狱记录、会议记录、张贴文榜等等,每年又需备六百卷,加起来就是八百卷,合计八十贯。

这笔钱,很多衙门是不愿出的。

钱还是一回事,需求量大的时候,想买也未见得能买到。

好在杜甫对于笔墨纸砚这些文士常用之物,以及各家纸坊也非常熟悉,能够提前进货,在来的第二天就跟薛侨反映了这事,薛侨当即批了一年的买纸预算。

岢岚军先前有三百屯田户,现在又增加了三百四十户,大大增加了自给自足的能力。不过岢岚军的田地基本上用完了,需要在神武县开荒。

由于这里地势高,天气凉爽,此时还能赶上春播的尾巴。李泌建议薛侨减少已有屯田户的抽成,减少每亩一成,让他们帮助新屯田户开荒。同时,新屯田户第一年也减少一成的抽成,增加他们积极性。

就这样,神武县的沼泽地也开荒出了三百余顷田地。

按目前的情况,秋收之时可以收取将近两万石粟米,去壳取精后大约有一万余石,也攒下数千石的干料喂马。

薛肃给出这个计算时,薛侨踏实了许多。

选骑在外驻扎、出征是耗费粮食、马料的,必须有足够的积蓄才能应付开支。

这个开支其实非常大,尤其是马料。

如果千人骑兵,每人配两匹马,一个月消耗马料在九千石之多,必须在出征前筹措好。

之前薛侨没有独掌一军,不需考虑这些问题,现在则必须全盘控制。

兵制解决之后,他立即找到了武嗣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