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重建大唐之霜寒天下 > 第 83 章 册外之地,神武之谜

第 83 章 册外之地,神武之谜(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南明亦明 我儿曹昂有大帝之姿 我只是想安全的活着 神明不语 神秘复苏之沙海沉沦 LOL:送你们个世界亚军当礼物 诡秘世界:我靠收割玩家成神 传奇:40岁战神,越老越妖 欢迎回归世界游戏 LOL:这个男人太莽了

第三天,崔游之的功曹讨论很顺利。

功曹的管理内容,包括了医药医官、城防管理、河防管理、行军制度、功过赏罚制度等等。

他本来就很有心得,加之两天下来大家讨论更有效率了,所以半天即解决问题。

另外半天,杜甫临时加入议题。

他看这天还有时间,便将自己关于管理文书、办公耗材、造册管理、军城各户教化、九坞民众教化的方法仔细说明。

大诗人处理起这些问题,十分轻松。

与大大咧咧、不事细务的李太白不同,杜甫的性格颇为严谨,虽然不乏诗人的浪漫,但执行政务的耐心是有的。况且他感于薛侨的举荐,自然兢兢业业。

薛侨有时想,加入供奉翰林的是杜甫,他跟李太白的走向恐怕完全不一样吧。

之后的议题由凌尘主持。

他让武嗣昌、李骞、卢钧分别讲了仓曹、兵曹、胄曹的管理方案。

对于武将而言,处理军仓、军士训练、公共兵器和私人兵器维护更为得心应手,这些都是他们平时经常打交道的事情。

这些问题,只用了一天半时间,就完全商量清楚了。

各细节已定,接下来就是执行。

有几件大事最紧要:

第一,已有士兵的分流。

第二,神武县的治理和资源协调。

第三,整体牧田林的重新分配。

第一件事不能轻举妄动,这涉及到军营安全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起哗变,以至于骚扰民间、酿成兵祸。

他让负责户曹的薛肃,会同执掌文书的杜甫,将马燧的意见拟定为奏议,由薛侨确认后签名上奏到武部,等武部通知。

利用窗口期,他可以处理第二件事。

这天,他带着一队亲兵,策马来到了神武县,没有到县衙,而是先自己跑了一圈。

神武县确实宽广,虽然有山林沼地,但垦殖并不太难。按户部的记录,这里人丁不过三百五十户,而且都是下户,很让人费解。

“比起九坞牧坡,这里感觉大得多!”

今天正好是卢飞的亲兵队轮勤,他的这句话猛地击在薛侨心头,一个念头闪过。

“姐夫,你是说,这里比九坞大很多?”

“是啊,至少大几倍!”

“不会吧,九坞三千顷,这里五千顷,虽然是大一些,但也不至于大好几倍吧?”

“五千顷?不可能!我从小在九坞长大,跑几圈就知道有多大了。这里被土山分割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九坞那么大……”

薛侨看天色已晚,带队先回了岢岚军。

第二天,他找到薛肃,让他把户曹役吏派出去,又借给他两队亲兵,先丈量神武县的牧场、田地、山林。

花了两天时间,薛肃带着结果来了。

“子昂,你猜神武县有多少牧场?”

“一万顷?”

“一万七千顷!”

“这么多!都是空着的么?”

“怎么可能!都有人在牧羊……”

“是谁?”

“我问了十几家,有的一言不发,有的支支吾吾,有的说了,是县令、县丞、主簿、众曹还有一干衙役、里正的……”

“可以啊,能瞒那么多!不是有监察御史么,在户部怎么藏的土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