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 赠君百韵,折柳送别(2 / 2)
他向这位小他二十多岁的朋友深深唱礼,眼中有知己难遇之感。
“若今后有所差遣,定当尽力!”
其他的朋友,薛侨来不及一一道别。
他在客栈里写了十来封信,分别寄给安庆宗、安庆绪、李晟、浑瑊、马璘、韦应物、刘长卿等人。
安庆宗本月成了驸马。
他本月蒙圣人隆恩,下嫁前皇太子的遗女荣义郡主,成为了皇亲。
薛侨向他祝贺了此事。
虽然以他的身份未见得会看这封信,但改写还是要写。
给安庆绪的信很重要。
他写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用一种很含蓄、很模糊的方式写出来。
至于武将选拔的事……
他听到一些风声,安西军、范阳军、朔方军都想将他纳入麾下。
如果真有人选他,自然会向岢岚军协调,他只是个无名小卒,手续并不复杂。
事起仓促,他只能先回九坞。
离开长安那日,李泌来到了城门外送别,谢莹也来了。
天尚微寒,她又换了身装束。
接近胡人的利落装束,凌霜、薛月等人颇为相似,猛然看上去还以为也是习武之人。
李泌告诉薛侨一个消息。
“子昂兄,河东节度一事已成定局。”
“大同军谁掌管?”
“是安节帅,长城以北都给了安节帅,说便于统兵抵御契丹好奚人。”
“唉,圣人偏信,难道右相也偏信么?”
“右相本就在扶持番将……”
“罢了,制衡之术,本来也不是我这种无名小卒去考虑的。”
“子昂兄,你与安庆绪交厚,或许可以打探一些信息。”
“我会留意的。”
李泌拿出了一封信。
“请子昂兄帮个忙,路过晋州,这封书信请转交给我一位故交。他名叫薛愿,字崇之。”
“定当效力。”
杜甫这时也从少陵赶了过来。
他给薛侨送上了一首赠别诗,洋洋洒洒上百句之多,让薛侨很是感慨。
到底真心对人,是能够换来真心的……
薛侨向二人道别时,谢莹走了上前。
她盈盈一礼,手上递来一支柳条。
“子昂大哥,你之前说的那些问题,我也在思索。若今后有缘再见,我再与你探讨。”
她的话出乎薛侨的意料。
一个十三岁官宦家的女孩子,看看诗赋也就罢了,有必要关心国家大事么……
薛侨朝她点点头,拱手拜别。
四人四骑,向日升的方向疾驰而去。
日光尚带着寒意,斜斜地将杜甫、李泌和谢莹照出三具长影,在初春风中摇晃。
更远处,另外两个人影将身上大衣裹紧了一些,望着扬起的尘土,恋恋不舍。
“姑娘,怎么不去送送薛郎?”
“算了……这样他会惹上麻烦的。”
“哼,不去就不去,他也没什么情义!”
“不……他是个真正有情义的人,只因他从未把我当做歌姬,没有逾矩之念。”
良久,薛侨身影再也望不见,曼音二人才上了马车。
薛侨四人纵马狂奔,比来时快得多。
凌霜故意跑在薛侨前边,不去理他。
“霜姐,怎么了?”
“你跟李长源身边那个姑娘说了什么,她一直念念不忘!”
“我说了大唐的一些忧患……”
“……有病这姑娘,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