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学院风云9(2 / 2)
“你告诉孩子家长,在那边买房,等于买了进入大学的学区房。那边那么多顶流大学,从我们这里考过去,与从当地考过去,是一样得吗?”
“哪边容易?当然是当地得更有优势。”
“现在多少有钱人都是送小孩出去留学读书?”
“你大学再送,可能就靠捐款才能进去,花得钱更多。”
“不如一开始就送孩子过去,用国内严苛的教育体系去国外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拿一个“优秀毕业生”很容易吧。再做做义工,社会经验有了,进入大学轻松到手的事。”
“你还多了一套房产。”
江焱听明白了:偷换概念。
老徐将重点放在教育资源上,房子是次要得,以此迷惑住心急的家长,不再在乎房子需不需要买,房子好不好,房子值不值得买。
只要为了孩子上大学,就一定要买。
“那你的地段一定要好。”江焱明白关键。
“都是绝好的地段,旁边就是中学与大学,不超过五条街。房子都带财富标志的大草坪。”老徐介绍。
江焱拒绝,“我不需要学区房。”
“你当然不需要,你孩子都不准备要。我是让你去那边帮我。那边对生态很重视,只要打上“生态”“环保”的标签就可以卖个高价。从农场买一只鸡,你才需要几十美元。但你打个“天然”、“绿色”或者“有机”的标签,就可以卖上几百元。疯狂吧。”
“一只鸡多少成本啊?一下子翻了十倍。”
“我卖房子成本多大啊,上要打点,下要耗材建造,碰上天灾得,都得往里呆。还怕一个资金周转不开,就得把所有都搭进去。”
“但是食品就不一样了。”
江焱终于明白老徐要干嘛了,“你要转行做食品?”细琢磨,现在做精品粮食的还比较少,等到行业红利起来,老徐能完全吃到嘴里。
“遇到灾难,人们可以不买房。”
“但你哪怕病了,只要不断气,你就需要买食物。”
“这就是刚需行业。”
江焱细细琢磨:国内在这一块抓得严,老徐想进入吃香的米面行业不可能。蔬菜同样有风险,油业已经有多家行业大佬。但是国外情况又不一样了。
“你要我干嘛?”江焱皱眉。
“我买了两块地皮,有山有水,环境非常好,但都被那边阻拦了。说是山上有珍惜保护动物,不给开发。我要拆房,有人拿出房子是百年历史的古建筑的证据,又逼得我没办法建房。”老徐严肃,“我请了当地的教授、专家,但总感觉他们在糊弄我。也可能是我疑心重,我听他们用当地方言骂我,但我英语不好,更别说俚语了。”
“我就想找个出过学的专业人士,自己国家的人。第一时间是你。”
江焱很认真地看着老徐,他根本没时间,对方不是不知道。
老徐叹气,喝着酒杯叹气,“我不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国外发展,总还是有点惆怅。不知不觉这么多年了,我也是个容易惆怅的老头了。”
老徐比江焱大一轮,也是个快60的小老头了。
“来,祝贺你当上主任,干一杯。”老徐很快换了语气,转移话题。
一块碰杯,恍惚间找不到话题,见面有些尴尬。
老徐主动找话题,“你现在又是主任了,准备怎么干?有没有特别想干的事?像在西北一样。”
江焱笑出声,“我也到年纪了,哪还有特别想干的事。”凝眉,“但是我老东家那边,我倒是盯上了。”
“哦?”
“那边师资力量很好,但是因为行政问题加上今年的事,三位大佬走了两,只剩下一位也是土壤性,拒绝生态系合作,分庭抗礼。”江焱食指点着桌子,“反正他们留不住人,不如我来接收。”
“怎么做?”老徐来了兴趣。
“关老师是个引子。他一直都是老实本分的形象,只关心学术。我明年给他一个“长江学者”的称号,让他回去的时候大力宣传,引出一部分人。”江焱盯着老徐,“你之前给我的奎j长,我一直有联系。这些年也有不少来往。他那里既可以牵线,引入老师;又可以出击,攻击白院长他们。可攻可守,非常好用。”
“哈哈哈。”老徐大笑,指着江焱,“你这心眼子,人到中年了才长。”
老徐想了想,“我再给你丢一个人。我在那边建房子时,你那老东家也在我那里买了不少房子。有些内幕。你可以用用。”
江焱立即来了精神,盯着老徐催促着他快说。
老徐不绕弯子,直接说:“那边的校长想要买房,但是嫌弃太贵了,话里话外要我们白送他一套。这哪能干啊?楼梯房可以送,别墅哪能送?”
“校长就说,他可以让老师们过来,随便就有几十个。是不是可以送?”
“我们就说了,可以送一套,给每个老师优惠一些,照顾照顾老师。”
“但是校长不愿意,执意要求送3套。”
“那边的分公司总裁知道我与你的关系,拿不定主意,给我打电话暗示。”
“我当时没听出来,就让他办了。”
“他便答应了吸引50个老师买房送他3套别墅。”
3套别墅,价格不便宜啊。而且是白送。
江焱追问,“他拉到了?”
老徐点头,“上百人,又要我们再给他3套。我这次听明白了,坚决没给。而且因为白送给校长3栋别墅,给老师的优惠力度也没办法高。即使是百人(以买楼梯房为多),也赚不到什么利益。总要赚点。”
“他拿3套别墅,还对我们说说道道得,说别家就不会这么干。别家怎么样,怎么样,我估计他人品不咋地(人品不等于能力)。”
江焱抓住重点,“你是说,他以团购价组织老师集体买房,从中拿了3套别墅的利益。”
老徐点头。
“确实败人品。”
江焱琢磨着,很快给那边的记者打电话,说了此事,以“贪w”为名,爆出这件事。
人肯定不会进去,为了自保肯定会说出赠品的事,但是学校里的老师肯定瞒不住了。
老徐笑,“你还有媒体的关系。真是成长了啊。”
“之前举报时留下的方式,偶尔会给他们一些信息。一来二去熟悉了。”江焱说说。
“这么多年,我们都变了。”老徐叹气。
坐在刚装修的新房里,却没有预料中的开心。
江焱明白:老徐喜欢得,是那个“象牙塔”里的江焱,是那个孤勇到像蠢货的江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