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土木堡之变(1 / 2)
“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瓦剌的君主是一个很有雄心的人。”
“他吞并了鞑靼部落,并时常南下侵略,并且与国内一些奸佞达成了武器走私的交易。”
“瓦剌的实力不同于兀良哈,鞑靼这些部落,如果轻敌,必然输的很彻底。”
于谦继续的说着“但正统皇帝陛下当时正值最年轻的岁月,有着属于年轻人的热血好战,在王振的蛊惑下,直接决定御驾亲征,不顾我跟兵部尚书邝埜的极力劝谏”
“没有办法,为了保险起见,我只好请求正统皇帝陛下多带一些百战之将随行。”
讲到这里,于谦突然叹了口气“然而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正统皇帝陛下居然将军务交给了王振这个奸佞,并且将英国公张辅都拒绝在决策之外,于是,十几万大军顷刻间落败,正统皇帝陛下更是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虏。”
朱祁镇听到这里,直接掩面
太难看了
他已经不忍心听下去了。
他的脸面真的挂不住了。
确实
有英国公张辅这样的能臣辅佐,还有十几万大军。
这是一场怎么看都不会输的战争,可最后,却是以大败而结束,连他自己也被俘虏。
这简直就是整个大明的耻辱
“当正统皇帝陛下在土木堡兵败被掳的消息传回京师的时候,京师一片哗然,随即便是一片恐慌。”
“无数人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时值景泰帝监国,他让群臣讨论对策,但仍旧不免有一种大难临头,要亡国了的悲观与绝望。”
“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 他提议应当迁都南京, 以保全国家,再图后续复兴失地的事情。”
朱元璋闻言,觉得这确实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当初宋徽宗后人不就是这么干的么
还有晋朝衣冠南渡,这都是现成的例子。
如果局面实在不行的话, 迁都南京也确实可行。
但正是因为这样, 朱元璋才觉得,当时在这种绝望关头, 敢决议镇守京师的于谦, 真是魄力惊人
因为没有人想得到
于谦居然还敢镇守京师,最后居然还胜利了。
想来当时于谦之所以敢提议镇守京师, 就是有这样的自信在其中吧。
于谦继续的说着“我听到徐珵说要迁都, 放弃京师南逃的时候,立刻厉声说提议南迁就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
“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
“忘了晋朝衣冠南渡的结果了吗”
“你们想要永远的偏安一隅,在那半壁江山之中贪图享乐了吗自古以来都是由北征南, 以南伐北有多困难难道就都忘记了”
“如今还有一线生机, 为何放弃北方这大好河山”
听的于谦这突然激昂起来的语气, 朱元璋大声叫好。
确实
就像于谦分析的这样, 从北方攻打南方, 有着天然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