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车上(2 / 2)
卫杏子解释说:“满堂哥的奶奶去世了,他的心情很沉重,怕写不出来,就托芋头代笔。昨晚已来不及了,今天上午就叫樱桃带去了,因为樱桃离满堂哥不远。”
袁宝珠对毛芋头说:“哦,是这样。是怎么写的,还记得吗?”
“还留有草稿。”毛芋头将一张纸拿出来。
卫杏子说:“你真仔细!”
于是卫杏子将毛芋头换到边座,与袁宝珠一起看了起来:
悲哉呜呼!呜呼悲哉!斯人仙逝,天地衔哀。
悲忆昨日,慈容犹在;哀睹今朝,魂归天外!
呼天抢地,黄泉路迈;捶胸顿足,阴阳隔界。
叹息命运,多舛多灾;痛定思痛,往事涌来:
生于旧世,四十余载;翻身解放,方脱苦海。
跟着同辈,向往未来;为了夫家,积攒钱财。
勤巴苦做,屋里屋外;任劳任怨,手巧身快。
集体劳作,不将乖卖;助人为乐,平易和蔼。
皆愿搭档,不说人坏;埋头苦干,不分里外。
干劲冲天,昂首豪迈;勇当争先,责无旁贷。
劳动标兵,先进表率;人人称赞,个个爱戴。
以诚待人,邻里信赖。传统美德,样样存在。
遇人有求,不问否该;热心快肠,将人忧排。
为人如此,持家倾怀;犁耙耖子,锅碗灶台。
上敬公婆,下抚后代。克勤克俭,能忍能耐。
善做儿媳,村里头牌。问寒问暖,百般关怀。
作为人妻,无何疑猜。尽心行孝,传扬里外。
生子二人,从小自带;老伴外教,方少关爱。
忙里忙外,累死累坏。收工回家,还冷锅盖。
有时归来,地睡儿孩。伤心内疚,泪流满怀。
世人皆记,那个年代。清汤寡水,兼食野菜。
犹记一事,更是无奈。南瓜煮饭,儿端在外。
人皆戏言,蛋黄日晒。施舍一点,同享欢快。
今当笑谈,那时悲哀。宁肯克己,全顾抚孩。
田活家纺,缝补纳鞋。挑灯就月,憔悴消腮。
常言无女,预备将来。何顾自己,总念夫孩。
老伴忆及,眼角含哀。千恩万谢,发自灵台。
日盼夜盼,终于云开。儿孙满堂,苦尽甘来。
本应享福,乐尽安泰;谁知道成,庙已朽坏。
好在儿子,一齐敬爱;得亏儿媳,几多厚待。
本当恋世,欢畅未来;不该病累,荡起悲哀。
儿孙痛苦,泪流四海;邻里含悲,尤见德在。
阴阳陌路,呼唤无奈。悠悠荡荡,仙游天界。
生于庚戌,卒于辛酉;享尽天年,七十一秋。
身将羽化,惠名不埋;音容已杳,德泽犹怀。
送汝启程,亲朋致哀。永垂不朽,呜呼哀哉!
袁宝珠和卫杏子看了,都感动得落下泪来,并赞叹不已。
卫杏子说:“切合人事,真情动人。若是满堂哥,也未必能写得这样具体生动,贴切情深。”
袁宝珠说:“于满堂的奶奶已经七十一了,在农村应该算是白喜事。在那追悼会上一念这悼词,参加悼念的人除了感动外,还会夸赞满堂的文笔好。但谁又知道这是芋头的代笔?芋头,你会帮满堂出尽风头的。”
毛芋头被她们俩说的脸红起来。
窗外的夜色漆黑一片,他们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大多数旅客都靠着椅背,闭着眼睛,但不知他们是否都睡着了。也有一些旅客还强打精神,时不时地看看他们的行囊,或是移动一下,将它们靠近自己的身边。
他们实在坚持不住了,于是也靠着椅背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