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荒漠草原(2 / 2)
但当时那个年代,国家公路建设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草原地区的路途几乎还是古老的泥土路段。
而且因为草原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导致路上更难行走。
我们干脆在达库布镇休息整顿了两天,关怀又没闲着,连招呼都没打一声,就让人从最近的城市运来了两台发动机很生猛的大越野车,并把所有物资都接收装进了车里。
太子爷的财力和手笔,我们也早就习惯了,但依旧对越野车爱不释手,或许喜欢机动车辆,也是男人的天性之一。
休整之后,我们四人开车上路。
习惯使然,我和沈月共乘一辆,在前寻路带路,奔着潶水古城进发。
按照关怀从勘测局调出的资料,我们也不可能直接横冲直撞的进入潶水古城,还是要先在周围区域探访,最好是尽可能多的从附近民众口中得到线索。
沈月外表冷漠但却性烈如火,对崭新的越野车也不知心疼,一路猛踩油门,跟征服烈马的女骑手一般,不到半日就闯入了一片满是蒙古包的牧民聚集地。
看到这种情形,让我颇为意外。
现下的潶水古城周遭,早就不是七百多年前水草肥沃的青茫草原了,脚下只剩下零星的耐旱草株。只要大风一起,可谓是遍地风沙。
潶水古城建立之初是为了毗邻额济河,因为这条河的河水是黑色,又被叫做潶水河,所以潶水古城也是因此而得名。
但是随着地理环境变迁,在潶水古城南面流淌的潶水河下游,早就已经干涸。
很多人认为,除却被外敌追杀驱赶,地理环境的变化也是潶水古城废弃于荒芜的重要原因之一。
简单而言,严重的荒漠化已经导致游牧生活方式举步维艰。
在眼下这个缺水缺草的荒漠地段,能够见到一群牧民,难免惹人心奇与感慨。
我让沈月把车停下,俩人下车后就向着排列开来的蒙古包走去。
“月丫头,你说这些羊能吃得饱吗?地上连草都没几根。”
沈月瞥了一眼羊群,淡然道:“之所以被叫做游牧民族,就是因为流动性,人家又不是只在这一片生活,肯定还会去水草更肥沃的地方去放牧。”
我想了想道:“如此说来的话,这些牧民来此放牧,可能只是一种古老传承的习惯。如果真正想让牛羊吃好喝好,就不该再来这个已经荒漠化的地方了。”
沈月摇了摇头:“也可能是其他地域荒漠化更严重呢?”
我们俩继续讨论,关怀和秦泽也很快跟了过来,四个人刚会和起来,背后传来了激烈的马达轰鸣声。
“谁没把车熄火?”
我随口发问,转身回头才看见不是我们的车在响,而是一大群席卷起滚滚黄烟的摩托骑手。
这些人都是牧民装扮,让我惊讶的是为首一人居然是个女人。等她离我们更近了一些,看清面目之后,我的惊讶进一步加深。
不只是个女人,而且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女人。
“这个大妈还挺有活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