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刘辩禅位(2 / 2)
何况皇子协在先帝在的时候就甚是喜爱,多有夸赞,臣觉得,选一个贤明的皇上更都重要。”
董卓这一下说到了众人心中的痛点,当今皇上让何太后和何进保护的太好了,结果就成了这样一个软弱的性格。
用刘洋的形容就是典型的妈宝男,温室里的幼苗,满十六岁了还认生,没有一丁点皇上的威仪。
董卓的话打碎了一些臣子的心,当场哭了起来,虽然这个场合,这个情况,哭代表着忠于刘辩。
但是董卓并没有阻止这些人,相反,董卓很享受这些所谓的权贵,从这些年批判自己时那副趾高气扬的嘴脸,到现在趴在地上瑟瑟发抖,痛哭流涕的样子。
如果说董卓十多天前起兵是因为恨,那么现在则是欲,对权利的欲望,对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的欲望,一直到对皇权的欲望。
皇甫嵩又问道:“你既然想效霍宣成(霍光,谥号宣成)之举,那你准备怎么安置当今陛下。”
董卓说道:“陛下性格虽然懦弱,但是毕竟为帝十月,我董卓只想朝廷拥立贤明的君主,并不想迫害皇子,否则也不至于在这里等这么多天。
陛下退位后,我愿表奏陛下为弘农王,享一世富贵,又可以远离这些俗事。
皇甫嵩又问道:“那我们这些人你准备怎么处理?”
董卓说道:“何太后自然是跟随弘农王前往封地,安享晚年即可。
何将军身为弘农王的舅舅,自然要跟随在身边,保护弘农王的安全。我也愿意派人护送弘农王去封地,就怕你们不放心。等何将军完成护送任务,是愿意在弘农留下,还是愿意入朝为官,都是可以的。
公主在青州已经守孝完毕,如今又来洛阳守孝,已经完全够了,还请公主回青州镇东将军府。
皇甫将军为朝廷征战多年,劳苦功高,我看应该学一下卢太尉,回美阳封地享福即可。”
然后,董卓一招手,一众军士带来了十多员武将,众人一看,原来是朱儁等人。
董卓说道:“为了证明我董卓没有反叛之心,这些朝中将领全部在这里,我一个都没有动。”
朱儁等人却直接跪下,直言自己死罪。
董卓没有理众人,突然变了脸色说道:“我董卓入京,只为拥立贤明的皇子协为君,不曾迫害过一人,但是我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皇甫嵩见自己的基本目的达到了,当众保住了几人的性命,至于以后的事,慢慢再想办法。
当即从袖子中掏出一份圣旨,宣布刘辩愿意退位让贤,命杨彪、袁隗、黄琬三人商议,择日安排禅位仪式。
三人接旨后,董卓直接说道:“我已经找人看过了,正月初八,适合禅位,时间就定在这一天。
另外,这几年朝廷连年征战,国库空虚,那些繁文缛节和没必要的花销就能省则省,花那么多钱举办仪式,还不如赈济灾民。”
几天后,禅位仪式正常举行,一切从简。
董卓拥护陈留王刘协为帝,该年号为初平,公元190年为初平元年。
董卓首先让刘协下旨,封幽州牧刘虞为大司马,名义上为众官之首。
董卓接替皇甫嵩为太尉,又追封太师,同时兼任何苗的卫将军。
又提拔了手下众将为各种将军称号,朝中现有的官职和人员一个都没动。
不经如此,董卓真的下令,抽调国库钱粮,赈济司隶各郡县的灾民,这一举措很快让司隶的流言蜚语平息下来。
一方面为“党锢之祸”的名人名士平反,能找到的就重用。
另一方面,清查十常侍提拔的贪官污吏,又把这些钱粮充斥国库。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汉献帝下发了三百多份圣旨,每一张圣旨都让众人无话可说,甚至还想拍手叫好。
而这一切都出自李儒了和贾诩的建议。
不得不说,在郭嘉还在浪荡,荀攸还在朝中任职,荀彧还在观望,田丰还在读书,沮授和陈宫还在任县令,周瑜还在读书,鲁肃还在收租,徐庶还叫徐福,诸葛亮和庞统还是两小孩的当前时刻。
李儒和贾诩的强强联手,犹如降维打击一般,短短不到两个月,谋划了大汉四分之一的州郡,其中还有首都洛阳。
唯一同级别还出仕的戏志才,却因为刘洋是忠于汉室的正面形象,只能压抑着自己,整天和花魁吟诗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