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拜师华佗(1 / 2)
当天晚上,吕范来到了刘洋的住处,两人一直讨论到深夜,至于这个时候为了表示亲近,动不动就同榻而眠,刘洋实在是做不到。
第二天,吕范正式上岗,跟随刘洋开始巡视各县的情况,吕范跟着刘洋巡视了几个县,看到刘洋虽然对袁术和各地世家大族谄媚,但是总能找到一些借口和名头,让世家大族拿出钱粮救济百姓。
尤其是当自己问刘洋,这样不怕自己背上骂名吗?刘洋给的解释是,只要百姓能得到实惠,自己些许名声不算什么?
顿时对刘洋更加的敬服,也对之前错怪刘洋感到抱歉,更是对自己一直看重个人名声,想做些事却犹犹豫豫的做法感到羞愧。
自己以前自以为是,觉得刘洋是在请自己,现在才知道,太守大人的境界比自己高多了,也就不再多想,全心全意的帮助刘洋处理事情。
不过现在刘洋还动不了汝南的官场,包括征辟吕范都给袁术去了书信,袁术对于一个县丞并不是很在意。
时间到了三月,快到播种的时间了,也到了一年中粮食最短缺的时候,只因为这个时候野菜还没长出来。
各地上报了有些许黄巾流寇,抢劫百姓的粮种,这让刘洋很是愤怒。刘洋和吕范商议决定,接下来救济灾民和春种的事交给吕范,由他为主,裴元绍为辅,完成督促各地春种的事项。
而刘洋仍然来找袁术,袁术很客气的招待了刘洋,并安排了一大桌子菜。
刘洋这一段时间也是忙坏了,就直接胡吃海塞起来,这把袁术看的,更加觉得刘洋好控制,只要给吃给喝给官职就行。
袁术本来还要安排两个丫鬟来陪刘洋的,被刘洋以有事相商拒绝了。
袁术看刘洋吃的慢了下来,也就问道:“不知溢之有何事?还要你亲自前来找我。”
刘洋故意不讲究礼仪,边吃边说道:“我这次来,是有一件功劳,要献给公子。”
袁术一听是功劳,来了兴趣,问道:“是何功劳?”
刘洋说道:“这不是马上到春天播种的时间了,我听下面的人汇报,最近出现了一些黄巾流寇,抢劫百姓的粮种,这要是不控制,我们吸引再多的百姓回汝南也没用,所以,我决定,率军清剿黄巾流寇。”
袁术问道:“你清剿黄巾流寇和我有什么关系啊?”
刘洋说道:“在下斗胆,请公子移步,跟随队伍出征,上阵剿贼不用公子,只用在后方看管粮草调度就行,这样只要公子在场,等剿灭贼寇,上报功劳时,全都以公子为主。”
袁术听后直说:“妙极,这过年之后我也还没出门,正好出去转转。”
刘洋说道:“可是有一个难题还需公子帮我。”
袁术说道:“溢之有何难题,尽管说来。”
刘洋说道:“我刚来三月,一直在各县奔波放粮之事,到现在都还没见过汝南郡的一个军官,我怕我初来乍到就要出兵,人家不服。”
袁术说道:“溢之放心,这是小事,我跟汝南的军官都熟,这个我跟大家说,让大家都配合你。
另外,此次出征的粮草也由我袁氏承担,就当做为朝廷办事做贡献了。”
刘洋还想着粮草该怎么说呢,袁术自己就给解决了,当即起身,深施一礼,恭敬地说道:“汝南太守刘洋,代汝南百姓多谢公子。”
袁术笑道:“好说好说,都是自己人,溢之太客气了。”
当即吩咐厨房,明天再送几个好菜到平舆,这也让刘洋手下其他几人大饱了口福。
有袁术打招呼就好办,三月八日,袁术陪着刘洋,带兵五千,就浩浩荡荡地出征了。
这个时候汝南还没有被袁术逼得造反,流寇人数也不多,都用不上典韦出手,周仓就解决了。
刘洋也没乱杀,斩了几个凶狠的头目,其他的分散到各县,分了没人的土地,发了口粮和种子,让大家回归种地。
因为没有太多的抵抗,三月底就清剿的差不多了,发给朝廷的奏信也都是夸袁术。
袁术得到了朝廷和袁隗的双重表彰,对刘洋更是器重。
不过四月份,袁术去了洛阳,不知道有什么事,好在几个月的时间,让汝南上下都看到了袁术对刘洋的看重,刘洋再办事就没有那么费劲了。
不过刘洋也不想把时间花在治理汝南上,因为没必要。
刘洋有更重要的事去办,就是去拜访“建安三神医”之一的神医华佗。
其实刘洋很早就想过要拜访华佗,曾今还到谯县寻找过,华佗家倒是找到了,因为很好找,一打听就找到了,可惜华佗不在家,加上自己时间又不充裕,等不到就只能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