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擒贼擒王(2 / 2)
太史慈也知道,刘洋是给自己立功的机会,才让关羽和张郃帮自己吸引敌将,要说武艺,自己是比不过关羽的,而且还有结拜之情。
当下也发狠,一定要立功,也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狂歌戟在手上紧了紧。
很快,二马交错,太史慈拼尽全力的一戟,快若闪电,直取北宫伯玉胸口。
北宫伯玉瞬间冷汗都出来了,他还以为只是几个厉害点的士兵想靠偷袭自己获得功劳,可是这瞬间的一戟,不管是力量还是时机的把握,比自己都要强不少。
情急之下,用手中的枪拼尽全力挡住了这一戟,可是枪被瞬间击飞了出去,北宫伯玉整个右手和胳膊,全都麻了,虎口也已经渗出血了。
趁着二马交错的时机,当即就要继续往前冲,顺便逃跑。
却不知太史慈在马上直接一个下腰,躺在马背上,回身就是一箭,直接从背后射中北宫伯玉。
其实不管太史慈射不射这一箭,北宫伯玉都跑不了,因为关羽已经解决战斗,对于前来阻挡自己的武将,仍然是标志性的一刀两段,张郃慢点,花了三招。
太史慈下马,用狂歌戟把北宫伯玉的尸体挑在戟尖上,举起来,大喊:“北宫伯玉已死,投降不杀!”
关羽和张郃一边保护太史慈,一边跟着喊:“北宫伯玉已死,投降不杀!”
三个大嗓门一喊,加上太史慈已经重新骑上战马,北宫伯玉的尸体突兀的被挑在半空,关羽和张郃又斩杀了几个想要来报仇的死忠将士,中路军哗啦一下子就开始崩溃后撤。
叛军中路军一溃败,裴元绍和周仓就率兵开始追杀,边追边喊:“北宫伯玉已死,投降不杀!”
关羽和张郃仍然护着太史慈,举着北宫伯玉的尸体,先去右翼的谢良将军这边,叛军一看到北宫伯玉的尸体,又看到中路军已经在逃跑了,也就跟着逃跑起来,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左路军。
刘洋在城楼上远远看着太史慈三人举了个人,心中就猜到,这一仗差不多赢了,谅你北宫伯玉再厉害,我刘洋也不要脸皮,直接派出江东武力担当、五虎上将之首、五子良将之一偷袭围攻你一个,这要是拿不下你,那自己也别混了。
相反城楼上本来兴致勃勃敲鼓,准备看笑话的董卓直接扔了鼓槌,也扒在城墙垛上,看着城外的胜利。
左中右三路人马追了大概五里路,就撤军返回了,这是刘洋交代了的。
卢植很高兴,一来就打了胜仗,还是大胜,虽然杀敌不多,可能双方死伤差不多,重点是直接杀了叛军首领之一北宫伯玉,也是最早起事的人,边章和韩遂都是被他逼的加入叛军的,只是后来率兵攻打金城,杀了金城郡太守陈懿,就没办法回头了。
一方面可以振奋军队士气,另一方面也能向朝廷交代,可以给自己多一些时间,寻找破敌之机。
待众人收兵回城,卢植犒赏了出城的众将士,功劳簿上,太史慈立了首功。
回到美阳的县衙大堂,卢植把自己的办公室地点搬到了这里,众将还是分坐两旁,卢植又再次夸奖了众将。
同时也让刘洋给众位解释一下,这次作战的计划安排。
刘洋见董卓这回也没有看自己,也就不管他,站起来说道:“美阳城和叛军对战半年有余,皇甫嵩将军和张温将军乃世知名将,却对叛军无可奈何,只因为叛军骑兵太厉害,加上这里的地形,太有利于骑兵作战,而不利于我军用计。
久而久之,对我军是个麻烦,但是对叛军来说,也会放松对我方使用计谋的防备之心。
今日在城墙上,我听袁将军讲,之前是骑兵、刀盾兵、枪兵、弓兵、混合兵种军阵都作战不利,只有斗将我军有优势。
于是,我断定,西凉叛军中,定然没有一流武将,包括叛军的几个统领,定不是武艺绝顶高超之辈。
那么武将对战就是我们的优势,而我就想到了这个擒贼先擒王之计,就是要把我们的武将优势发挥到极致,从而弥补军阵冲杀的不足。
要做到这个,就是要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而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最难的,就是怎么绕过成千上万的兵将。
于是,我先请孙将军和谢将军各率兵两千,为左右翼,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北宫伯玉身边的士兵,果然北宫伯玉上当,因为他会认为,相同士兵数量,他们不会败。
我又让裴元绍、周仓率兵吸引中军一千士兵,这样北宫伯玉身边就只能剩几个亲兵了。
再让关羽、张郃二将冲杀北宫伯玉,直接吸引走北宫伯玉身边最后的人。
再让太史慈独骑杀向北宫伯玉,逼着北宫伯玉斗将,前面布置的哪怕都输了,只要这一步赢了,这场仗最终也一定是我们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