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厗奚、傂奚、虒奚(2 / 2)
“杨家主,你看,我收这孩子为徒怎么样?”
王玄甫不乐意了,急忙说道:
“凤纲,你哪里有本事做孩子的师傅?你教他什么?酿百花酿?你拿什么给孩子调理身体?”
王玄甫吼完之后,得意洋洋地对小虒笑了笑,又对杨铁桦说道:
“杨家主,我有先见之明,十几年前找来一本《灵宝卫生经》,这是调理身体的经书。凤纲,呵呵,你家没有,咱家有!”
确实,凤纲不懂武功,百花酿还没完善,根本不适合人喝。想想也没办法,凤纲开口说道:
“算了,争不过你。我们的账怎么算?”
王玄甫轻描淡写:
“好说,把你百花酿的方子交出来,两清!”
凤纲二话不说,伸出手与王玄甫击掌为誓:
“成交!”
孙铁桦这才醒悟过来,两位公想要干什么,急忙把小虒拉到身后说道:
“你们想把我孩子带走?想都别想!”
王玄甫这才想起来,原来收徒弟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自己愿意还不行,需要别人乐意才行。尴尬地笑了笑,王玄甫说道:
“孙家主误会了,即便教孩子,也是在你们寨子。我说我想在你们寨子混口饭吃,才收孩子为徒,你信吗?”
孙铁桦摇摇头,警惕地说道:
“不信!”
王玄甫想了想又说:
“我看这孩子骨骼清奇,长大了一定成材,所以才留下来做师傅。这总该信了吧!”
孙铁桦还是摇头。王玄甫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看向凤纲。凤纲笑着说道:
“孙家主,做师徒是缘分,不能强求。你看这样好不好,让王公在寨子里住下,教孩子们读书、练武,顺便给小虒调理身体。”
孙铁桦还是犹犹豫豫,凤纲再三劝说,才松口答应:
“那就先做个教书先生吧,不过,我要和小虒他阿爷商量。”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王玄甫很高兴,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替自己付账的白纸小儿,无论如何不能放过。其实,还债弟子还在其次,更吸引王玄甫关注的,是小虒身体里那股生机。生机的来源不明,想要弄清楚,需要长期观察。
王玄甫没教过书,小时候上过学,所以信心满满。以前读书识字时,最讨厌先生古板,整天吊着死人脸,面无表情,动不动就打板子。而且,古板先生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不但不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时常用板子来震慑、抑制,不许学生胡乱提问。
王玄甫下决心,一定要做出改变,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学到更多知识。
所以,王玄甫的第一次,以和颜悦色开始,没有规定任何规矩,还告诉孙家寨学子:
“师傅很随和,你们不要怕;学舍没有任何规矩,一切随便,有什么不懂便问。”
读书先识字,王玄甫以《仓颉》为蒙童书:
“仓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诏,谨慎敬戒。……”
四句话念了几遍,还没人能背,便有学生,急急忙忙,跑出学舍;不用问,一定是肠胃有急。王玄甫很和蔼,觉得孩子们很有趣,很好玩。跑出去的学生多了,便不觉得有趣、好玩;情绪会传染,肠胃有急,传染的也不慢。王玄甫心里算计,四句话背会之前,可能所有学生都要轮流外出一次。这时候,没有了和蔼,也没有了笑容可掬。王玄甫觉得,自己的脸僵硬,一定很难看。然而,自己的脸色都那么吓人了,为什么没有一个学生害怕?
好不容易背会四句话,王玄甫开始讲《仓颉》故事,以故事讲解、教习每个字。讲完仓颉造字的故事,小虒带头提问:
“王师,仓颉为什么要造字啊!”
这问题问的好,王玄甫夸奖过小虒之后,给学生讲结绳记事的古事,还没转到造字对人的伟大意义,有关绳子的问题来了:
“王师,绳是什么绳,怎么结?”
“王师,我玩过绳子,我家的绳子怎么无法结结?”
“王师,结结的绳子用什么树皮造?”
王玄甫自己也糊涂了,学生提的问题很有道理。可惜,书上没有提接绳记事的绳子怎么造,用那种树皮;同样,也没提如何打结。当初,自己读书识字时,先生打板子,不许提问,所以没学到接绳记事的道理。如今,自己的学生提出这么多问题,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