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小孙神仙(2 / 2)
大汉这才醒悟过来,解卦完毕,急忙问道:
“小孙神仙,我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麻烦,所以才来求签。我……”
孙浩然打断大汉的话,急忙说道:
“别,这位善人,不要给我讲你的麻烦、你的故事。一则,你讲不清楚;二则,很多事你也想不起来讲。如此少的消息,你是逼我胡说八道、牵强附会?你只需按照我说过的话,对照自己的麻烦,仔细思索,一定能想到解决之道!你不信?还是好好想想吧!我记性不好,刚才说过的话忘了大半;你可不能忘,那是你的命!”
听了孙浩然这一串急切的话语,高鼻子大汉有些楞:
“是这样吗抽签算命吗,怎么跟自己知道的不一样?不都是卦师神仙听到香客的难处,指点迷津吗?”
大汉没急着离开,站在孙浩然面前沉思;后面的香客看到大汉的凶相,也不敢催促,只能耐心等待。突然,大汉面露喜色,哈哈大笑,抱拳对孙浩然作揖:
“谢过小孙神仙,您说的不错,就该这样!”
大汉向外走了几步,又转回头,掏出一把铜钱,塞进功德箱;脚步跨出门槛,不忘回头对众香客吼道:
“看到没有,想要抽到灵签,先要对神仙虔诚,信则灵嘛。像我一样,多捐钱,才会有灵签,别那么抠门!”
走出大殿,走到孙浩然看不到的地方,大汉脱掉身上的皮大氅,反过来又穿在身上;将帽子同样翻过来再戴上,整个人的形象大变。大汉四处瞅瞅,没人关注自己,又找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掏出一把剪刀,剪掉自己的大胡子。走出道院的时候,大汉变成另外一种模样,即便是孙浩然,也看不出曾为此人算命。如果孙浩然看到如此情景,定会大呼“邪门”,不知道大汉遇到什么难为事,怎么抽签算命后,要化妆改变形象?
今天有数位香客慕名而来,特意找孙浩然抽签算命。解过签之后,这些人总会千恩万谢,喋喋不休地叙说自己听说小孙神算的过程。同样,这些香客不忘多塞些钱到功德箱,似乎这样做之后,灵签会更加灵验。孙浩然的小脸都有些挂不住,不管怎么看,这些人都像自己找来帮腔抬轿的掮客。
醮筵会之后,孙浩然竟然在民间混出小小的名气。宋道安等全真先生不同,在上层名气大,民间仅仅知道他们的传说,真正接触的人不多。反观孙浩然,为人抽签断命,无论贫富,无论捐献多少,都是同等待遇;仅仅两次醮筵会,名声便传了出去,被尊称为“小孙神仙”,“小孙灵签”。
一般都是这样的道理,墙里开花墙外看,墙里难识真神仙;全真道不就这样?发端于中州之地,却为成吉思皇帝看重。实际上,宋道安等全真先生不清楚“小孙神仙”的大名,就连刘至忠、朱亮出、赛哥、田沃德,同样不清楚。
赛哥皈依全真,成为女冠,却没有放弃以前的“雅达干”,经常有族人慕名找她祈福、镶灾。道家醮筵科仪本身源于民间祭祀,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改造,比民间祭祀更庄重、更气派、更文明而已。再说,全真道的科仪均借鉴其它道教仪式,没有自己的专用科仪,全真诸先生并不忌讳赛哥的“雅达干”。作为道院唯一的女冠,赛哥有自己的单独道场,依旧使用以前的祈福、镶灾模式,加入一些道家元素,吸引到一批老的、新的信众。
有信众找赛哥帮忙,想请“小孙神仙”给算一卦。赛哥纳闷:什么时候小浩然变得这么有名气,自己怎么不知道?装神弄鬼多年,自有唬人的经验、道行,怎么都不可能答应,将人打发回去。赛哥忍不住好奇,找刘至忠、朱亮出打听,两人同样不清楚孙浩然的境遇。
全真诸先生来称海城之前,朱亮出便在民间小有名气,一则识字,田镇海府委任他做个小小的工头,管理一批汉民工匠。二则,朱亮出有家传的郎中手艺,能给人看病,城里的工匠经常找他看病。皈依全真之后,朱亮出学到不少新医术,至少针灸已经入门,可以治些小病。在民间,朱亮出同样名气大振,传说为不可多得的郎中,仅比那些全真先生差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