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波波王国打开了混乱局面(1 / 2)
1863年春天,维克托莉亚带着希儿和赛琳娜结束度假,回到柏林的时候,波波人掀起了反对沙皇的起义。
起因是沙皇在波波强制征兵,而众多“国王刺客”的成员都被纳入了征兵名单。虽然国王刺客的“中央刺客委员会”的领袖东布罗夫斯基已经被沙皇逮捕,但所有国王刺客的成员都积极的按照东布罗夫斯基留下的武装起义计划行动。
国王刺客的成员们除了在群众中积极活动之外,东布罗夫斯基也在被逮捕前联系到了他在亚卡捷琳娜沙皇国的朋友——他们都是积极投身革命的青年军官。在他们的帮助下,国王刺客组建了沙华内部的武装力量。
起义爆发后短短10天,国王刺客就在沙华建立了临时政府,发表了起义宣言和推翻农奴制的宣言。
“所有波波的儿女们,不分信仰和民族、出身和地位,均是自由平等的国家公民。劳动农民迄今通过缴纳代役租或服劳役而拥有的土地从此无条件地和永远地为其所有。”
并且,临时政府号召波波,陶宛,罗斯和库兰各族人民发动武装起义。一时间,仅仅波波王国境内就有超过万人响应起义。没过多久,起义就扩大到陶宛和罗斯和库兰,人数也扩大到近10万。
沙皇恐惧于波波独立,便立刻下令向波波增兵。而此时,国王刺客领袖东布罗夫斯基被逮捕所留下的隐患也显现出来:
国王刺客分为了两派,一派主张彻底的武装革命,一派主张联合波波“白色军”进行部分革命,等待大陆上其他大国的干涉支援。
没过多久,维多利亚王国,爱丽丝第二帝国,丹蒂耶王国,特蕾莎帝国,宜家王国,克里斯蒂娜王国,意呆利王国,突厥等国联合对亚卡捷琳娜沙皇国施压,希望亚卡捷琳娜沙皇国能放弃对波波武力镇压,并且恢复波波的自治。
作为欧洲一大势力的艾莉卡王国也收到了向亚卡捷琳娜沙皇国施压的邀请,本来面对这种情况,俾斯麦就不会主动破坏和亚卡捷琳娜沙皇国的“友谊”。而现在,俾斯麦有一个更好的拒绝理由:
“波波人伙同某些丹蒂耶人试图谋害奥古斯滕堡的维克托莉亚公主和我唯一的孙女赛琳娜。无论在立场上还是情感上,艾莉卡王国都不会支持波波人。”
亚卡捷琳娜沙皇国的亚历山大二世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感动,事实上,早在刚刚入冬之时,俾斯麦在接到维克托莉亚的信件后就让威廉一世给亚历山大二世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除了重申两国友谊和表示对亚卡捷琳娜沙皇国的支持外,还透露了波波即将爆发起义这件事情——只是亚历山大二世认为只要逮捕了国王刺客领袖就万事大吉,所以才酿成现在的这个局面。
在其他各国的外交施压无果后,爱丽丝第二帝国的拿破仑三世提出要派遣军队在陶宛登陆,以帮助波波的革命。亚历山大二世得知这件事之后非常生气。俾斯麦也在得知这件事后立刻宣布,如果爱丽丝第二帝国登陆陶宛,那艾莉卡王国就会认为这是对自己宣战。
不管是在波波爆发起义前还是后,艾莉卡王国都对亚卡捷琳娜沙皇国表达了友好态度。如今除了亚历山大二世对俾斯麦个人的钦佩,俾斯麦又给了亚历山大二世一份莫大的恩情。
在亚历山大二世看来,俾斯麦,艾莉卡王国是多么的和蔼亲切。因为他的行为和特蕾莎帝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已故的老沙皇尼古拉一世拯救了特蕾莎帝国,使其免于解体,可特蕾莎是如何回报的?特蕾莎不但在大陆东部问题上对抗亚卡捷琳娜沙皇国,如今又在波波事务上支持西边的大国。
与之相对的,艾莉卡王国仅凭一己之力就拯救了亚卡捷琳娜沙皇国,使亚卡捷琳娜沙皇国在镇压波波大起义时免受爱丽丝第二帝国和维多利亚王国的主动干预。
于是亚历山大二世亲笔给威廉一世写了一封信,提出要和艾莉卡王国结盟。而威廉一世在收到这封信时,他人正在俾斯麦家,和俾斯麦商量希儿的归属问题。
威廉一世在读完信后立刻把信交给了希儿,然后问她怎么看——几乎每一代的艾莉卡王国国王都是这样做的,腓特烈大帝尤甚,他连房间里放多少花都要问希儿。
【希儿】草草的把信读过一遍后,立刻闭上眼睛,问心中的另一个自己:
【另一个我,你看到信了吗?】
[看到了,结盟要慎重,劝他好好考虑。]
【好的。】
自从树林里的那次袭击之后,希儿便能够和自己这具身体原有的意识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甚至有些时候,这具身体原有的主人还可以直接夺走身体的控制权。
希儿重新睁开眼睛,正视着威廉一世说:“结盟要慎重,还是多做考虑的好。”
俾斯麦本来对希儿很不满意,因为以前威廉一世不管有什么事都是第一个问他。但当俾斯麦听到希儿的话后,便对希儿改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