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节(2 / 2)
你让她找人来解决问题,她成王难道就不想吗?自从张瑞张珣相继离世以后,成王也想过找接班人。
可实际情况呢,就是成王连续找的几个新的首辅,他们确实是在为自己做事。
但是在做事的过程中,这些人不是大公无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他们做事的过程中,同样是在为自己获得权力,这让成王根本无法信任这些文人。
还有那个大晟御仪军。
你以为她小八想要这个军队吗?还不是没有其他军队能替代,她只能发展这个。
而发展出这个兵种以后,成王不可能去随便乱打仗,在各方面因素影响下。
她是不敢打的,尤其是打仗出了问题,其他国家就不会再怕她们的大晟王朝了。
一旦被揭穿大晟王朝外强中干的一面,周边国家不服气不说,可能还要和很多国家打仗。
打输了,就不光是大晟王朝的将士们受辱,百姓们也会成为被猎杀的目标。
打又不敢打,撤也不能撤。
她只能死撑着这个样子货。
越到后面,每一次的操作,成王的心理负担就越重,尤其是后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了。
大量的官员中饱私囊,欺压百姓,她成王想抓几个大的,当典型,结果还被记载进入史书,被评价为——包庇奸民。
好不容易撑到模拟结束,她小八感觉自己是某些地方处理的不够好,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但好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稳住了局势,直到她驾崩之前,大晟王朝的内外情况还是保持的还算完善的。
说不上是明君,那也不能说我是昏君吧?
成王到了这一步,越想越气,这心里越气,她哭的声音就越大。
宁王也没料到小八能够哀嚎成这幅模样,她本来是想给小八一个教训的,反倒要想办法来安慰泣不成声的成王。
只能轻轻抚摸小八光滑的后背。
“小八啊,这次你做的很棒了。”
“大晟王朝没有在你的手上覆灭,已经是很成功了。”
宁王说完这句话。
成王哭得更加大声了,泪珠更是不要钱地掉在了地上。
“老四,这大清早就赶过来欺负小八,是不是有些有失体面了?”汉王的声音从门外响起。
她走进来就看到了梨花带雨的幼妹。
成王一看到汉王,立刻是挣脱了宁王的怀抱,撞到了汉王的怀里,“大姐,你管管四姐,她欺负我啊。”
宁王顿时是呆立在原地,你这小王八蛋,立场怎么能调整得那么迅速的啊?
还能不能有那么一点点的姐妹情深?!
亏我还想着怎么安慰你呢!
——
与此同时。
御书房内,刚刚点上灯的正英帝睡眼惺忪地看着摆满案牍的奏折,而在正英帝身旁的苏为英、苏灵然,正盯着一封封奏折,小手接着小手,不断地批阅着这些公文。
第361章 你要想清楚了,你到底是在为谁做官
作为一个正常的皇帝。
正英帝一般情况下要在寅时就得起床,处理前段时间遗留下来的政务。
在大晟王朝,早朝的规矩是千奇百怪的,勤政的皇帝是每天一次早朝,怠政的皇帝可能是一周一次早朝,就比如说正英帝的父亲泰熙皇帝,他的早朝规矩就是一周一次。
而正英帝执政的这七年以来,都是采取「间日朝会」的规矩,两天一次早朝,来证明自己是个勤政图强的皇帝。
“你们怎么还能替我批奏折?”正英帝有些好奇地问道,“你们不是碰不到人吗?”
“我们是碰不到人,但是能碰这些东西。”苏为英对此做出了解释道:“不过拿了这个东西以后,它也碰不着人了。”
说着苏为英拿着奏折往正英帝的身上碰,只见之前还是实物的奏折仿佛成了什么虚幻的物件。
完全摸不着人。
而苏为英放下来的时候,折子又变成了实体。
此刻的正英帝也有些好奇这个孙儿在奏折上写了什么,他看了一眼上面的行书,字势锋锐,大气磅礴,确确实实是一手好字。
不过看到奏折里的内容,正英帝的脸色难看了不少。
这是陕西大旱,要朝廷出银子赈灾的奏折。
虽然只是寥寥几字,但是像这种灾情,对一个地方的破坏力还是很严重的,碰到这种事情,正英帝当然高兴不起来。
再往下看,长孙明已经为这次旱灾拟定了几位赈灾的人选,而正英帝要在这几个人里面选出一位大臣前去赈灾。
苏为英则是在旁边写了一个名字——俞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