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另谋出路(2 / 2)
南京钱府,
钱旃走进书房,看着正在闭目养神的钱士升恭敬道:“小侄已经安排好了!”
“嗯?”似乎钱士升刚才真的睡着了,睁开眼看到眼前的侄子,恍然道:“小旃回来了啊!湖广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已经开始北迁了!”钱旃答道:“不过要比打发灾民北上难一些。只怕要费上一番功夫。”
“无妨!”钱士升摆摆手,“不必操之过急,湖广乃江南屏障,万不能出乱子。”
接着他继续说道:“北地已失,湖广一地之粮足够我江南百姓食用,其他地方的百姓就不用为一口吃的操劳,教点别的。”
说完撇了钱旃一眼。
钱旃当即领会到了其中之意,躬身答道:“小侄知晓。”
现在西夷人的船已经可以在大明的港口随意停泊,装卸货物,可以预见将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大明的特产一定是供不应求。
或许连钱士升都没想到,一般操作下来。
竟然是个三赢的局面。
南明将巨大的人口包袱甩给了墨家,让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大明获得了一丝喘息之机。
西夷人彻底取得了与大明的贸易权,之前一百多年都没有做成的事,一步到位。
太平军则是获得了大量的人口,一举将势力延伸到宁夏地区,下一步就是夺取河西走廊,剑指天山。
不过,限制太平军发展的并不是人口,而是时间。
即便没有钱士升的阴招,等太平军统一北方,人口也是不缺的。
而现在萧云就不得不推迟对太平军管辖区外面缓冲区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南明的压力。
此时钱旃虽然不知道自己伯父的算计能不能威胁到墨家。
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屡败屡战,但凡了解内情的人,心里不会那么笃定。
于是他犹豫着问道:“大伯,湖广能守住么?”
听到侄子的问题,钱士升揉了揉太阳穴,摇摇头,长叹道:“谈何容易啊!家治军治民之法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老夫使得这个绊子若是依然不能奏效,只怕是回天乏术了!”
“那怎么办?”钱旃虽然心里没底,但也没想到自己的伯父竟然比自己还悲观,心凉了半截,声音中都带着颤抖。
看见侄子这副模样,钱士升并没有不满,只是笑了笑,拍了拍对方道:“无需担忧,到时候我自有安排。先安心把眼前的事做好,去吧!”
“是,伯父,小侄退下了!”钱旃此时也需要找个地方冷静一下。
看着钱旃离去的背影,钱士升不由的感叹道:“时也,命也!”
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已经是人臣的巅峰,古时执宰也不过如此。
却偏偏遇到墨家这样一个对手,生不逢时啊!
相比于洪承畴等人,他对墨家的了解要深一些。
因为更了解,才会更悲观。
不过这未必是坏事,反而是他的机会,一个全身而退的机会。
…………
“施主何来?”
“自然是要请诸位下山。”
清凉山上,
一个老和尚带着一寺僧众,一脸淡然的看着对面数百带甲兵士。
为首的正是太平军总管萧云。
只见老和尚双手合十,施礼道:“阿弥陀佛,我等方外之人,不理俗世,何必刀兵想见!”
“大师误会了!在下绝无动刀兵之念,只是请诸位下山而已。”萧云嘴角露出浅笑。
但云清风淡的语气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见此,老和尚眯着眼:“莫非施主要行那灭佛之事?”
“灭佛?”萧云摆了摆手:“不不,信什么是你们的自由,我太平军从不干涉。修佛可以,但不能在这里修。”
“这?”老和尚完全没想到对方是这样的说辞,有些愣神。
然而萧云没有等对方开口。追问道:“怎么?难道说修佛只能在这里修?”
这时老和尚的眼皮一跳,对方几句话就把自己架到火上烤。
若是回答“是”,以后怎么让那些居士修佛信佛,难道让他们都到寺院里修行?
若是回答“不是”,那不正合了对方的意。
只不过老和尚还是太不了解萧云了,若是他敢回答是,萧云就敢将天下的和尚都送到这里来。
或者让他们凑到一起,商量一下什么地方能修佛。
如果他们真是能商量出一个让萧云挑不出毛病来的地方,也许真的会采纳。
毕竟萧云要的是秩序,而形成秩序的核心逻辑就是一个“理”字。
只是他们真的有让萧云都挑不出问题的理?
老和尚也不愧为清凉山上的高僧,从容道:“佛门广大,弟子修佛自然不拘泥于一时一地,然这佛门清修之地也需要有人礼佛!施主若是需要我等做法事,尽可选几个下山随你便是。”
然而如此话语并不能影响萧云,他故作恍然道:“你是担心寺院荒废?放心,我会安排人打理这里的。”
按照太平军惯例,任何除了生活区之外的事都是由军队接手。
然而就在这时,老和尚身旁一个中年和尚忍不住呵斥道:“大胆狂徒,胆敢对佛祖不敬,就不怕下阿鼻地狱?”
“哦?”对于有人插言,萧云并不在意,反而露出个玩味的笑容,故作惊讶道:“这位师父,你的意思是谁对佛祖不敬,就要受罚?还要进阿鼻地狱?你的佛祖这么记仇?你刚才也对我不敬了,我却一点都没有杀你的念头,这是不是说你拜的佛还不如我!”
“你!”中年和尚气急,恼羞成怒道:“有种就把俺们全杀了,怕了你们不成?”
说完,寺院的僧人都摆出了战斗的姿势。
萧云挑挑眉毛看向老和尚,确认道:“你真想这么做?”
老和尚眼皮搭了下来,口中唱道:“阿弥陀佛!”
“呵呵,还挺倔!”萧云伸出一个手势:“去!给他们松松骨!”
话音刚落,萧云背后的战士们将兵器一扔,立刻就朝着前面涌去。
不消片刻,满寺院的僧侣都被萧云带来的兵按在地上动弹不得。
有几个嘴里不干净的直接卸了下巴。
独留一个脸色难看的老和尚,“施主何必强人所难!”
现在已经用上暴力了,萧云也没心思辩经,冷然道:“如今山西,已为华夏太平军所占。尔等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随我下山,二是诸位另莫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