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没有厮杀的对决!(2 / 2)
他们特别想知道,要是灾民到了墨家的地盘又拿不到粮食,会不会和当初的大明一样,处处狼烟,到处是造反的饥民。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魄力,也是因为得到墨家还在往外扩张的消息。
让饥民最远走上千里的路,也是需要相当高的组织度。
钱士升想这样做,也没有那么多人手。
现在少了一半距离,就容易多了!
就这样新一轮的斗争开始了!
四月二十八日,
河南汝州府宝丰县北面的。一个干枯的河道上,聚集了四五千人。
这些人虽然大部分都是面有菜色,倒还没有人饿死。
当然,也仅仅是没有人饿死罢了,这年头死人的原因可不只有饥饿,还有累死的,体质不行病死的。
只不过在庞大的迁移人群中,数目不显罢了。
此时在河道一边的岸上,有一个男人正在口沫横飞:“诸位再坚持一下,前面不远的地方就有山东那边送过来的赈灾粮食,虽然不多,但足够咱们活着走到山东,前几年鞑子经常入关烧杀抢掠,死了不少人,如今鞑子没了,可咱们汉人也没了大半,土地都荒了,就等咱们过去种,那里有山有水,也不闹灾。”
“鞑子真没了?你可别骗俺!”人群中有人叫嚷。
“都快饿死了,还怕个鸟鞑子!”
“就是,今年湖广都遭了灾,只要能让俺吃上饭,到哪儿都行!”
最初的质疑很快就被诸多的反驳声给淹没了。
这时候需要的不是一个合理的解释,而是不要让大家达成一致。
有大部分人跟着走,剩下的人也不会留下来。
于是大家只是歇了一会儿,就又朝着东北方向而去。
在整支队伍的后面,有一个年轻人脸露疑惑,朝着身边的一个稍微年长的男人问道:“左部,这啥情况啊,这该不会是警务部的人?”
“不是,警务部的人都在山西陕西那边。”被称为左部的人就是外务部的左平,现在已经是外务部的副部长了。
他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是考虑到灾民的安全问题。
在之前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虽然太平军在一定程度上摧毁了钱士升的阴谋,但终究不可能将所有的区域都覆盖住。
因此在离山东、京城等地较远的地区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的灾民。
再加上河南大部分地区本就是天灾连连。
最后还是出现了大量饥民北上的情况。
当时萧云虽然不清楚有人从中作梗,但他知道灾民迁移完全不是史书上诸如某年某地大旱,易子而食等描述的那么简单。
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官员来说,只要不造反不围城,不真正看到几万几万的人凑在一起,是不会管他们的死活的。
当然,也不一定都是不想管,也可能是管不了。
从偏远的村子到县城,从县城到州府,不知有多少人在得到赈济的粮草之前就已经死在了路上。
朝廷赈灾的那点儿粮食连十分之一的百姓都救不了。
不是饿死,就是攻城的时候当炮灰。
最后活下来的才有可能吃到赈灾粮。
在后世的生活中,连猫狗饿死都可能会被千夫所指。
所以现在萧云不可能和“先贤”一样,眼睁睁的看着悲剧发生。
他很清楚太平军所要面对的,不是史书中所描述的几万几十万灾民,而是几百上千万。
他不可能只是在终点等着他们的到来。
而是要确保更多的百姓能够在路上活下来。
之前将太平军作战部队派出去只是第一步。
在管辖区周边地区有大量的驻军,就能确保该区域百姓的粮食不被掠夺。
这样就可以在灾区与太平军管理区之间形成广泛的缓冲带。
有了这个缓冲带,灾区的百姓在向北迁徙的过程中,就不至于饿死。
在缓冲区之外,就是特种部队的活动区域,只不过由于地域广大,五千左右的特种兵不够用。
这才将警务部和外务部的工作人员调了出来。
之所以调这两个工作部门,除了他们有相似的工作经验之外,主要是这两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从军队抽调的。
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军人的身份和能力。
现在的副部长左平就是当初萧宏远亲自在军中挑选的。
也不只是左平,外务部部长萧宏远、警务部王宗耀也都在外执行任务。
他们混到灾民队伍之中,一来是维持秩序,将人群中的害群之马提前解决掉;二来,摸清灾民的具体动向,让太平军的补给准确投放。
只是没想到,有些工作竟然有人替他们做了。
左平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些人为何要这样做。
因此当部下问起时,他才会如此平静。
说到底对方的目的和自己这边的并不冲突,只要对方不做出格的事情,他就不会点破。
接着他将其中的关系讲给了部下听。
“这群人做事真是够阴的!”尽管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部下还是有些愤愤不平。
“邪不压正,任凭他们再多算计也是无用,萧总管从来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左平目露不屑。
接着,又正色道:“一会儿天黑之后,你悄悄离开这里,去一趟郏县,找到黄队长,将这边的情况告诉他。”
目前左平所在的位置已经是太平军补给线所能到达的极限。
他们这几个人很可能是第一个发现新情况,需要尽快上报。
特战队一般就在县城附近转悠,一是方便联系,一旦潜伏在灾民中的外勤部或者警务部人员需要武力支援,能够及时应对;二是倘若遇到灾民严重缺粮,而太平军这边又无法及时供应的情况,就需要由特战队到县城进行武力“筹备”物资。
五月初八,萧云在北京城得到了左平传递过来的消息。
他看了之后,就递给了身旁的魏道元。
此时京津地区第三轮新兵基地已经开始一个月了。
魏道元这才有了些空闲来到萧云这边坐坐。
他从萧云的脸上看不出是好是坏,撇了撇嘴,只能将信报接了过来。
看清楚上面写的内容之后,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再次看了看萧云的脸色,顿时觉得有些牙疼,不解道:“你就一点都不着急?”
“急什么?”萧云挑挑眉毛,坐会座位上。
“你说急什么!当然是人啊!”魏道元有些无奈:“如果按照信上所说的,咱们这次接收的人口会远远超过原来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