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昨日之日(2 / 2)
南京某处的一所大宅内,
一个年迈却精神矍铄的老者,正与一位青年儒士叙谈。
老者安坐于主位,青年恭敬的侍立在一旁。
“钱旃,你父那边可有回信?”老者淡然道。
老者出言便知其身份,正是早就从山东赶回来的大明阁老钱士升。
而青年人便是钱士升的亲侄子钱旃。
此时已经是复社的主事之人。
不过说是青年人,也只是外表看上去年轻些,实际上他已经快到了不惑之年。
现在听到伯父问到自己的父亲,钱旃赶紧回答:“还没呢,不过侄子琢磨着也快到了。”
钱旃的父亲钱士晋此时身在云南,官至巡抚!
或许是萧云穿越产生的蝴蝶效应。
本该死于崇祯七年的钱士晋目前仍然健在。
听到侄子的回答,虽然没有得到最想要的答案,但事已至此,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变故。
钱旃已经是诸多后辈之中最出色的一个。
否则钱士升也不会放着自家儿女不用,将重任托付给侄子了。
因此只是随意的说了一句:“左右也不是很急,你盯着就好!”
“伯父请放心,沐王府那位虽然老奸巨猾,但有些事也不是他想做就可以不做的,奢安之乱他可以不理,但若天子都没了,不动也得动!”
听到这话,钱士升撇了一眼钱旃,不动声色的道:“这种话只能在家里说,到了外边可要谨言慎行。复社里的聪明人不少,千万不要大意,得意忘形!”
“伯父放心,小侄谨记教诲!”他清楚伯父的一番话不是斥责,但钱旃依旧表现的很恭敬。
这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以一人之力搅动大明朝堂,还能安然脱身,岂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然而就在这时,门外闯进来一个人。
钱士升和钱旃皆是一惊,然而看到来人是谁的时候,并没有斥责。
只听到钱旃惊讶的脱口而出:“廖安!你怎么回来了?”
而此时钱士升的脸色已经阴沉下来,不需要问,也知道京城那边出了变故。
而且还不是简单的变故,否则廖安也不可能如此失态。
廖安能活着回到南京属实不易。
虽然没遇到大规模的墨家军,但即便是一个小队,也差点让他回不来。
此时廖安的状态并不好,破衣烂衫,神色憔悴。
若不是对自家的布局了如指掌,他还真不一定敢大白天的进入钱府。
不过这时候即便再憔悴,也得打起精神,将京城的情况一一说了出来。
“什么?你说是墨家到了京城?这怎么可能,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兵马?”说话的是钱旃。
身为钱家将来的继承人,对山东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
自然知道山东牵制着墨家不少兵力。所以此时显得极为震惊。
而钱士升则稍微好一些,因为他是知道墨家人在他返回江南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北上。
只不过那时候觉得不可能是墨家主力,不会对鞑子有什么威胁,也就没跟侄子提。
而今到了这时候,他哪还能不清楚,自己又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