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品剑(1 / 2)
云峰山也称青檀山,盖因漫山遍布青檀树。
峡谷中有一寺庙,名曰云峰寺,亦呼青檀寺。
山外几里处有个集镇,张行书下午申时到了此处,寻了个客栈投宿。
这个镇上几乎都是去云峰寺的香客,近些时日又聚了不少江湖中人,显得格外热闹。
张行书正与客栈掌柜说话,要间上房,却没注意掌柜的目光一直在往他身后瞧。
“客官来的正是时候,就剩这最后一间房了。”
掌柜说着,吩咐伙计带张行书上楼。
张行书走进房间,忽然听到一个怯懦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少爷……”
转头望去,张行书愣了半晌,直到面前那个小姑娘瑟瑟发抖,他才惊诧道:“你是怎么跟过来的?”
徐飒站在那,低头不敢看他。
张行书赶了小半日路程,虽不算太远,但是对于小姑娘来说,绝非易事,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现她跟在身后。
“说吧,我不怪你。”张行书看她风尘仆仆的模样,无奈地笑着,蹲在她身前,望着她道。
徐飒缩了缩身子,细语道:“奴不想离开少爷,又怕少爷责骂,就悄悄来了……少爷一路走走停停,奴刚好能在后面跟着。”
想起自己一路上观瞧风景,竟然被小姑娘尾随,张行书哭笑不得:“好在未遇贼人,若是有人把你掳走,该如何是好?”
徐飒听不出他语气的喜怒,提心吊胆地揉搓裙摆,眼圈越来越红,没一会就泪雨朦胧,看起来可怜极了。
张行书见小姑娘哭,连忙用衣袖抹去她的泪水,哄道:“莫要哭,我说了不会怪你,罢了,来便来了,你快进去歇歇,我去弄些吃食。”
徐飒闻言,止住哭泣,欣喜地点点头。
出屋关门,张行书转头,无意间瞥见远处走廊上有个熟悉面孔,顿时大惊失色,慌忙开门进屋,不小心把门后的徐飒推倒在地。
“没事吧?”张行书把门合上,转身扶起她,见小姑娘摇头,他松口气,起身趴在门缝往外看。
看了半晌,果真是无妄道人,他为何在此?
张行书犹记得那晚在漕船上发生的事,心乱如麻地踱步到窗边,往外观瞧。
他没有注意,远处有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停在客栈对面,兰儿的面容掩在帘子后,朝旁边的丫鬟道:“飞书给小姐。”
“是。”
次日一早,张行书带着徐飒前往云峰山。
这才辰时,山道上已经人山人海。
附近瞧热闹的百姓,闻讯赶来的江湖之人,以及云峰寺的香客,还有身着华服的文士,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地往山上走。
张行书戴着斗笠,混在人群中,旁边徐飒寸步不离地跟着他。
一路上听旁人闲聊,张行书才知道这个铸剑的门派是多么悠久。
它名曰云峰门,相传云峰寺兴建以前,这个门派就在这里,原本是附近百姓聚集此处铸铁,随着年月变迁,拜师学艺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干脆开宗立派,广收门人。
后来皇权更迭,以及战祸波及,这个门派匿迹百年之久,如今借品剑之名,重出江湖。
云峰门坐落在峡谷深处,所有建筑都在岩石峭壁之上,以山石凿出。
山门在两川之间,入内是一片广阔的平坦石地。
据传这里有一条山道,可通往地下,内里有暗河与地火。
所以借极热与极寒,淬火之后的兵刃之坚,远非寻常兵刃可比。
近邻午时,总算到了云峰山正门,这里早已遍布提前过来的商贩,宛如一个集镇,吃喝之物一应俱全。
张行书本以为隐世之地都荒无人迹,此情此情让他啼笑皆非。
随意择了个阴凉处地方坐着,直到午时过后,山门大开,张行书与徐飒才随着人流进入云峰门。
约行数十尺,穿过一条窄道,眼前豁然开朗。
即便早有耳闻,张行书也被云峰门的壮阔惊得目瞪口呆。
峡谷高约百丈,悬崖峭壁上皆是石锁云梯,隐约能看到有人在上面穿行。
地面四处散落着刀剑,插在石中,被岁月侵蚀,瞧不出原本模样。
山门对面的深处,有一栋石凿高楼,每一面墙都是巨石垒成,看起来极为雄伟。
原本还拥挤的人流,入内之后,顿时显得如此稀少。
云峰门的门人皆穿灰白色短褐,立在各处,安排来者疏散其中。
待所有人安定之后,深处那栋石楼前走出一位中年男子,站在阶梯上,张行书离得太远,看不清他的模样。
男子不知用了什么方法,开口说话,声如惊雷般回荡在峡谷中:“诸位稍安,听我一言。”
周围瞬间鸦雀无声。
“云峰门避世百年,今以品剑之名,重返江湖。”
“既是江湖,便以武而判,诸位若有意夺剑,可寻身侧云峰门人获取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