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组会(2 / 2)
“马老师……作为我们课题组的一员,我其实也更愿意相信生命备份工程。”
在所有人都沉默的时候,旁边的一个博士说道。
这个博士胖胖的,姓孟,头顶秃了一大块,眼镜也很厚,一看就是顶级科研人员,最高配版。
周晓峰转过头,注意到了他。
“小孟你继续说。”
“移山计划是要在地球上建设发动机,且不说你地面有这么多工质燃料给你燃烧,就单单地球启航时候抵抗月球的引力都成问题。
而且我们到比邻星可是有4. 2光年,2千5百年,这对于人类真的是一个太过巨大的考验呐。
所以我认为数字生命比较靠谱一些。”
“可是数字生命真的是人吗?我们都变成了数字生命,真的算是保留了人类文明吗?不是说是生命备份工程吗?又不是真正的数字生命。
而且数字生命到现在究竟是什么还没个定论,究竟是单纯人的思维方式的存储,还是意识的转移?我们最后还是会死掉,只不过是送了个卑劣的复制体享受数字世界罢了。”
旁边的一个学生反驳道。
“这是生命形式的跳跃!你不动别乱说,你这个搞计算机硬件的,怎么懂数字生命的神秘!?
说不定,数字生命真的能够成为超越我们控制的生命体呢!”
孟博士说道,推了推自己脸上高达上千度的眼镜。
“超越我们控制的生命体?那可太痴人说梦了,一小片芯片?就代表一个人的一生?太荒谬了!”
“好了好了,”周晓峰猜到了这种提问可能会引发某些人群的争辩和吵嚷,所以及时制止了他们。
“同学们,只能说,现在这个年代太过疯狂了,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和记忆。”
周晓峰看着争辩的两个学生,搓了搓手,不置可否。
随后,他转头对着旁边一个用电脑做仿真的学生问道:
“小李,你是做芯片研究的,我这里有个芯片,你有没有把握帮我研究一下?”
“行,马老师,你先给我吧,我需要先看一看芯片类型,再进行功能拆解。”
小李点点头。
“你的方向先定在这里吧,主要工作先完成芯片的研究。对了,你是不是有个同学在纳米中心的?在做硬件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用纳米掺杂?”
周晓峰翻着资料,问着小李。
“马老师,我们的量子计算机需要的是导体,他们量子做的主要方向是半导体掺杂内容,而且他们的汪教授也一直在研究的是强受力强度纳米,给华科院做太空电梯用的。”
小李拿了张纳米实验室的照片给周晓峰看。
“汪教授?他们在研究太空电梯?那个汪教授是不是叫汪淼?”
周晓峰愣了一下,转头询问小李。
“汪教授叫什么名儿我还真不知道,好像是两个字吧,我回头再问问我同学。他们估计这块比较忙,好像也是因为移山计划整的。” 万界小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