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好诗(2 / 2)
苏子安,不愧是苏子安啊!
这文道天赋,其实也很强啊!
之前,可能只不过是厚积爆发,如今是一朝开窍了!
听到诗会中的人在讨论着这首诗,沈予月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有些心疼。
她看着远处的苏慎行,眼里满是怜惜之意。
与此同时,这首诗亦是被人送到来了那高楼之上。
皇帝看着那首诗,沉默不语了片刻。
随后,将这首诗传给其他人看。
这里的那些大儒,还有王启义,在看完这首诗后,也是纷纷不做声。
在一旁,看着皇帝的脸色。
毕竟,大季境内发生的大旱,导致那样的场景出现,朝廷是绝对要负责任的!
“当年之事,唉。”
“天灾,不可避。”
皇帝站起身,幽幽地叹了口气。
“不过,苏子安独自一人在京中生活了十八年,思念家乡亦是正常。”
“让人去查一下吧,人怎么也要讲究一个,落叶归宗。”
“是!”
有人应了一声,就往外面走去。
而那些大儒们面面相觑,就知道皇帝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中秋之日,团圆之夜,但还有许多人,未能团圆,朕更应勤于朝事才行。”
说完之后,他就转身离开了。
不过,在下楼之前,对王启义说道:
“王尚书,你去将那件东西,给那苏子安送去吧。”
“希望他将来,能够更进一步,成为我大季的栋梁之材。”
王启义脸上,忍不住露出喜色!
“是!”
“臣,代子安,谢过陛下赏赐。”
皇帝只是轻笑两声,随后就转身离开。
而诗会,也还在继续。
苏慎行的这首诗,值得细细品味,但又不是很出彩的那种。
那种气势,不足以镇压全场。
可正是如此,大家对他才是更加敬佩!
在这种场合,敢于写出这样的诗句,让众人都回想起那一年发生的事情。
偏偏,大家又都无话可讲,甚至是因为苏子安表达出的孤独,反而更是对他生出同情。
这种表现,更加让人信任,苏子安乃是真君子也!
这一晚,有很多诗句,从诗会当中传出去。
整个京城,都在讨论着这一夜的中秋诗会。
苏慎行的那首诗,也同样传唱度极广。
因为太简单易懂,容易背诵了,没有堆砌任何的华丽辞藻。
但就是让人印象深刻。
这场中秋诗会,还在继续。
时不时地,也有掌声不断响起!
只是,苏慎行已经先行起身离席。
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一开始,他是想将苏东坡那首前无古人,后也无来者的绝世咏月词拿出来的。
可是转念一想,太过嚣张了。
万一,又出了些什么异象,那可就不方便解释了。
所以,思考了片刻,他还是决定将这首《静夜思》拿出来。
来到这个世界,也一年有多了。
也不知道原来世界的父母亲人,现在过得还好不好。
原本还没有多少的思乡之情,这一下却是彻底被引出来了。
他独自一人,来到庭院之中,看着天上的月亮。
和原来的那个世界一样,这里也是只有一轮明月而已。
这会不会是,黄粱一梦啊!
然而,体内的气血,流淌的文气,以及那纯白镇妖塔都在告诉着自己,这根本就不是做梦!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一阵柔软,从身后抱住了自己。
伴随而来的,还有阵阵的淡淡香气。
“子安。”
沈予月将头,埋在他的背上,语气模糊地喊着。
“嗯?”
“子安。”
苏慎行疑惑地就想要转过头,但是却被沈予月阻止了。
“我就是想要喊你的名字。”
“在这里,在京城,也有很多人都牵挂你。”
“我们就是你的家人。”
苏慎行闻言,心里有一阵暖流流过。
“嗯。”
他也没有转身,就这样抬着头,看着天空上的明月。
而沈毅正远远地看了一眼,也就转身离去,将这里交给二人。
月上中天,诗会也逐渐快要结束了。
也逐渐地,开始有人离席归家。
今天,该表现的人,也已经尽自己的全力来表现了。
剩下的,也只能看天意了。
最后的那些个名额,究竟要怎么分。
他们也已经没办法决定。
苏慎行和沈予月,一直赏月赏到诗会结束,众人离去。
他才将沈予月送回了沈府。
等到他回到镇妖塔时,沈邀月早就已经在塔内等他。
凤目看着他,有浓烈的感情如火一般燃烧。
像是一个燕子似的,扑进苏慎行的怀抱里。
“子安,你不是一个人。”
“我知道。”
“所以,你以后都不用自己一个人害怕孤独了。”
苏慎行无语地搂着沈邀月,说到:“我什么时候说过,自己一个人害怕孤独了?”
“咯咯咯?”
“真的吗?”
沈邀月抬起头,看着苏慎行。
“我也要和你一起看月亮。”
“好啊。”
苏慎行搂着她的腰,来到了窗边。
洁白的月光,真的就如同霜,如同流水一般,洒落在镇妖塔的地面上,流动着。
景色,无比美丽。
“子安,以后你的床前,不止有明月光。”
“嗯?”苏慎行诧异地低下头,看着沈邀月。
但,香气袭来。
一个柔软,贴在他嘴唇之上。
良久之后,两人这才在月色之下分开。
“因为,以后你的床前,还有我啊。”
“唔!” 守塔百年,出世即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