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初识“老爷子”,江湖再无回头路(2 / 2)
王为民之前也想了许久,虽然创业初期大部分是爸爸管辖下的企业以合同单子予以支援,但发展到后来,确实是依靠他们的经营实力、管理能力来赢取客户的。
“爸爸,您以为我一直从政,就会更好吗?就不会利用您的资源和关系吗?”这次,对于爸爸不怒自威的质问,王为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另外的角度反驳。
这种方式让他爸妈颇为意外,他们都坐直了身体,仿佛要重新认识眼前的这个儿子。
王为民不待二老说话,径直说:“在目前的公务员体系里,要混到爸爸今天的厅级位置,至少要25年,这还要有非常好的运气。我为什么要把大好的青春耗费在这里?”
此话一出,王为民爸妈面面相觑。儿子的言外之意是,这职业一眼能望到尽头,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人生?
他妈妈抢话说:“这孩子,说的什么话啊!我和你爸爸,也是无根基无背景,不也干得好好的吗?干到今天,我们也没有给家人丢面子,一家子和和睦睦,也很幸福、健康。再说,公务员不是挺稳定的吗?你那性格,不适合经商。”
“妈妈,您不能把我从小看到老,每个人都在发生变化。现在不是提倡看问题要与时俱进吗?”王为民适时调侃了下。
这句话把他妈妈逗笑了:“这孩子,也变得油腔滑调了。”
王为民爸爸开口说:“谁告诉你要什么25年?这是什么逻辑?做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怎能天天想着升官?”
“爸爸,您是一帆风顺,当然不知道攀爬的辛酸了。那是您所处的年代好,大学毕业就赶上国家用人之际,现在哪有那么好的时机?人人都往公务员队伍里钻。我们班上,本科同学有一大半进了中央部委、国企和地方政府的团委系统,这批人当年可都是提前录取的,不说最优秀,也绝对不会差。我的研究生同学,本来是法律人才,结果毕业了,绝大多数都考了公务员。您说,您儿子又不是天资过人,如果非要往这个人才成堆的地方钻,那不靠运气的话就得靠您了。但是您一身正气,不让我沾您的光,25年后,我若能干到厅级,就算烧高香了。”
王为民爸爸听完,一脸恼怒:“你从哪儿学得这么油腔滑调?怎么不学好?”
王为民立即换了种口气,对他爸妈循循善诱:“有个专业机构进行了大样本调查,写出报告《领导干部成长规律研究》,数据翔实,事例可靠。根据计算,从一个普通科员成长为正厅局级官员,大约需要25年。如果不能在35岁升到正处,45岁升到正厅,那么仕途很可能将从此止步。”
他从挎包里找出一张白纸,用铅笔在白纸上画着线条:“如果真心想当领导的话,需要获得组织的培养。全国科级干部有90万人,组织部门要从中选出4万人作为县处级干部的后备人选,升迁概率4.4%。如果有人很幸运得到升迁,至少需要7年的时间才能做到正处级。需要指出的是,上述‘7年可升级’是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也有7年之后还是副科甚至科员的。如果是硕士或者博士,试用期满后可以分别直接定为副主任科员或主任科员。相对而言,反而是捷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后从副处到正处,是第二轮较量。升至副处后出现了一个分水岭——能否以尽量短的时间完成副处到正处的升迁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在正科级之后,要保证在4年左右的时间内升到副处,否则将被落下。通常,如果一个官员能在3到4年的时间内由副处晋升为正处,那么他由正处升为副局、正局的空间就较大。在这个阶段,就得‘小步快跑’。关键阶段一两年的时间差,往往意味着这个官员是否能确保年龄不过线。按照最佳状态,会在35岁左右升至正处。”
“这个比例是多少呢?升迁比例:4.4%!”
“此后的阶段,有60万县处级干部,其中只有6000人可以成为厅局级后备干部,至少还需要11年才能升到正厅局级。对这个级别的官员来说,此后发展的关键则是具有基层工作经验。”
“如果成为公务员时是22岁,官至厅级已经47岁了。你们儿子是硕士学位,正科级可以节约3年,但也已经到了44岁,和你们速度差不多。即便一切顺利,组织也对我寄予厚望,但如果任务完成得不行,机会可能就没有了。”
“您知道这个升迁比例是多少吗?0.01%!一个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您说,你们还需要儿子一辈子拼命去争这个0.01%吗?”
王爸爸站起来:“一派胡言!”他走到书房门口,转身对王为民说,“你不干公务员想经商,我提前警告你,不要动用我任何关系。”说罢,房门嘭的一声关上,伴随着王为民心脏的剧烈跳动。
王妈妈还是心疼儿子:“既然你执意选择经商,也只好依你了,不过,不管干什么,你都得自己争口气,我儿子不会差,打小我就这样认为!”
王为民发现,一向看似柔弱的妈妈,每到关键时刻,总是那么有主见,那么可爱!
喜欢我在科学世界超凡入圣请大家收藏:我在科学世界超凡入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