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节(2 / 2)
当然了,在李承乾看来,四轮马车能普及,还需要路要好!
秦始皇统一以后就要“书同文、车同轨”!
足以见得,车同轨摆在和书同文同样重要的地步!
因为天朝没有足够方便廉价的火山灰来源,搞不了火山灰土水泥,
也就搞不了平整的硬化路面。
所以天朝古代的道路都是土的,几乎没有硬化路面。
就算夯土,季风气候下很容易就泡软了。
所以天朝的土路,必然是要被车轮压出辙。
也就是说,路面不是平的,而是每条车道都有两条压出来的沟(车辙)!
车同轨实现车轴长度和车轮尺寸统一,
那么大家的轮子都在这两道沟里跑。
如果车轴长度和车轮尺寸不统一,
那必然是跑着跑着一边轮子下进沟里一边还在路面没有压凹下去的地方,
两边不一样高,那就要翻车啊。
车同轨实现了道路运输的方便化安全化。
西方四轮马车的前轮转向装置其实又不复杂,
天朝在水运机械上有的是类似的结构。
但是为什么不普及到马车上。就因为路面上这车辙的沟!
四轮马车前轮转向装置本质上就是在一个水平活动的立轴上进行连接,
立轴解决了水平方向的转动问题。
但如果左右轮高度不一致呢?
路要是不平,坑洼凸起之处,左右轮高度不一致,
很容易把你这个立轴给颠簸损坏了,纵向开裂,
然后四轮马车就前后断做两节了。
所以古罗马他战车也是两轮车,跑野地的都是两轮。
走在罗马大道那火山灰水泥的硬化路面上的,才是四轮马车。
没有火山灰水泥,就在土路上表面铺层石板用不了几个月就压裂了。
李承乾抬头,看了看自己眼前的大唐道路。
发现任重而道远。
要想将四轮马车给普及,首先是要将道路给做出水泥马路,或者是柏油马路!
李承乾脑袋里,想着这些有的没的。
回去的时候,便看见了裴南苇一脸震撼的站在那里,好似丢了魂一样。
“怎么了?”李承乾走过去,握住了她的柔荑。
裴南苇赞叹道:
“郎君好厉害啊!连孔颖达和李纲那样的大儒,都对您那么敬佩!
而且原本我以为郎君就只是会些诗词,可是没想到还懂算术。”
裴南苇一直称呼李承乾为郎君!
李承乾轻轻刮了下裴南苇的鼻翼,笑道:
“我会的可不止这些呢!”
乌米白也从内殿里走了出来,“殿下的骑射之术,也是一绝。在我看来,无论是大唐,还是草原,殿下的骑射之术,都是冠绝天下的。”
裴南苇轻轻点着头,
“嗯嗯,这我倒是有所听闻。
毕竟郎君也是幽州第一战神,大唐第一军神!!”
长孙雪儿咯咯笑着,从外面进来了,旋即还白了李承乾一眼,
“他倒的确是第一战神,可惜还不是败在了你的麾下。
徒留了李扶墙的名号!”
李承乾扶额!
他感觉这个梗,似乎真的就过不去了。
快步朝长孙雪儿走过去,“雪儿别跑,看我不打你屁骨!!你也敢嘲讽你夫君了!”
东宫内闹成了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