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节(2 / 2)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长安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的到来.
作为十三朝王朝帝都的千年古都,在历史的长河上,长安城经历的战乱不再少数,多数都为皇室争权.
可以说身处长安的百姓,是成也皇朝,败也皇朝.
往年的战火纷飞,长安的百姓绝对是整个天下受到再乱最轻的,但也是全天下最危险的地方.
伴君如伴虎这一词不止是指单独陪伴在皇帝身边的人,就是附着在王朝脚下的帝都,在皇权危机之时,也是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陆延看着街上空无一人,六十万大军蜂拥而至,无数的门窗都关的紧闭,纵然因为陆延的有意控制下,将长安百姓的损失降到最小,嘱咐士兵们不得故意损害百姓财物,不得伤人性命.
但为了尽快的寻找到李世民的下落,终究还是会有些老百姓受到波及的.
这也是属于无奈之举,陆延只能吩咐付士兵们将那一家家因为士兵搜查出现了损失的家庭门店记录下来,等待后续奏表补助了.
“一队1无发现.”
“二队22无发现.”
“三队33无发现.”
“”
“继续寻找,一定要尽快找到皇上.”
现在来到了长安城中,据陆延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从魏王李泰起兵攻向皇宫,封锁长安城,幽禁满朝文武,已经足足有三天时间了.
要知道,整个天下,国不可以一日无君.
现在文武百官到是解救出来了,但李世民的身影却始终不见踪影,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不过好在,之前魏王李泰己能够稳定继承帝位,他先是将文武百官圈禁,之后又将整个长安城封锁起来,以防消,会有大军回长安勤王.
原本准备着自己带着三十万大军先出了长安城将陆了,然后派王昭烈带人诛杀了李世民,夺回传国玉玺,这样也好顺的继承皇位,到时候大势所趋,天下迅速安定下来,任凭文武百官再怎么念及太宗李世民的恩情也得好好辅佐他.
一代君王一代臣,倘愿辅佐于他,他不介意再多杀几个人.
但令人李泰意外的是,现在不止自己被活捉了,王昭烈和武罡竟然那么不中用的就被陆延杀了,三十万护卫军也临阵倒戈归降了陆延.
将被镇北军困住的李泰更是恨的牙直痒痒.
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谁让他太自大了,以为陆延带着大军不可能这么快回京,也不可能三十万镇北军还能这么整齐的归来.
但
唯一让李泰痛苦的是,他直到现在还没有得到一丝李世民身死的消息,这就让他很恐惧了.
不用猜,李泰都知道,这应该就是他最信任的王昭烈,办事不力,没有直接诛杀李世民了.
而他自己,现在身在镇北军营中,也是身不由己,浑身拿不出一点办法来.
李泰默默在心里祈祷,李世民一定要死,不然自己可就死定了.
哪怕是自己的父亲,这个李泰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为了自己的能够活命,他也很是无奈.
而身在长安城中的陆延是没有心情去军营了解来自李泰的内心独白的.
从进城之后,陆延带着六十万大军就开始地毯式搜索,试图早点将李世民带回来.
但奇怪的是这个内宫87.
平方公里,外城101平方公里的长安城,他投入了六十万大军,加之除了维护正常王朝运转的官员,其余的文武大官也是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一共加起来将近达到了七十多万的总人数寻找这101平方公里的长安城,却也是硬生生将近一个白天里什么都没有发现.
无数的文武大官脸上都露出了悲伤的一幕,在他们看来,皇上一定是凶多吉少了.
身在中军.
帐中,听着来自各方的官员呈上的信息,都显示皇上,早在三日前,就带着一批侍卫逃出了长安城,看样子应该是前去寻找了唐王,也就是陆延了.
但现在陆延都回到长安有了将近一天了,长安内外也彻底安定了下来,甚至有的老百姓都已开始出来谋划生计问题了,但李世民却依旧是下落不明.
因为这里是军营,所以陆延作为目前的最高将和大唐开国的唯一一位异姓王,他坐在了首座,左边是一直哭哭啼啼不停的长乐公主李丽质.
左边是大唐的郑国公魏征,现在的大唐皇上下落不明,太上皇李渊因为玄武门之变也早已丧失了政治野心,满朝上下,这会自当以魏征为首,魏征的旁边就是卢国公程咬金了.
两人一文一武,同为大唐脊骨之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现在还是贞观元年,其实并没有这个概念,但陆延知道,他看到除了这两位,其余的比如出名的尉迟敬德和秦叔宝都因为有重要军事在身,无法前来.
而其余的文武重臣这会也是丝毫没了主意,整个营帐中都充满了悲跄的气息.
皇上到底去哪了“这就是众人现在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
虽然说皇帝在古代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整个天下,更多的是将大大小小的权力分管在帐中的百官,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可不只是单单为了给与文武百官一个压制!自古以来,皇帝和百官一定是相辅相成的,缺失了任何一方的存在,这个天下都要大乱.
而现在的大唐就面临了大唐建国以来最容易出现惊天巨变的大事件.
第一百九十三章病急乱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