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华山论剑(1 / 2)
此次西夏招亲,虽然是李秋水阴谋,但李清露已经二十岁,早就到了适婚年龄。只因眼光太高,那么多青年俊才,都入不了她的眼。
直到这次,包拯来到西夏。
包拯三掌定西夏,李清露三分感激、三分仰慕,衍生出四分女儿痴情。
李清露是个有主见的,此番安排,也是她向西夏皇帝主动提出。
“公主再见!”
“驸马保重!”
西夏皇宫中,温存十天,包拯终究重新踏上旅程。
李清露是西夏公主,如今西夏皇室的唯一血脉,不可能随便离开,出城之后又送了十里,这才和包拯依依惜别。
包拯也频频回头,此番分别,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再见。
“西夏定矣!”
“四三三”
见包拯和李清露如此,使团其他人面带笑容,暗暗点头。
包拯成为西夏驸马,看似机缘巧合,但实际上也是两国有心安排。
李清露是西夏公主,包拯是大宋重臣,两人结合,一定程度上类似两国和亲。
西夏刚刚经历叛乱,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此时抱上大宋这根粗腿,好处不言而喻。
而对于大宋来说,也不必再担心西夏边境,可以抽出更多力量对付辽国。
“唉!本王子千里迢迢赶来,没想到被你占了便宜。”
吐蕃宗赞王子和包拯同行,一个劲的唉声叹气,接着又是两眼放光。
“银川公主身边的侍女晓蕾,你没一并收入房中吗?”
“晓蕾姑娘……”
包拯笑笑,接着摇摇头。
陪房丫头,倒是并不鲜见。尤其是公主出嫁,往往由贴身丫鬟打前站。不过,晓蕾既然成了虚竹的梦姑,也就算了。
“对了,你说银川公主和王姑娘什么关系,两人长得那么像?”
思维跳跃实在太快,宗赞王子又是一通八卦。
“王子殿下,你就不能学学贵国国师,安静一些?”
包拯被这货聒噪的耳膜疼,指了指队伍中安静的鸠摩智。
此番招亲,虽然和原著偏离极大,但有些事情还是发生了。比如鸠摩智,最终还是被段誉吸干功力。
也正是如此,鸠摩智大彻大悟,开始真正一心向佛。可以预见,今后必是一代高僧!
“哎!国师这是心如死灰了。”
“我看是大彻大悟。”
“你不知道,国师对武学的执着。”
跟在包拯身边,宗赞王子又是一通嘚卟嘚。
包拯两眼一翻,索性闭了听觉,落个清净。
至于为何和宗赞王子同行,自然是因为顺路。
此番出使,除了西夏之外,还有吐蕃、大理两国,都是与大宋接壤的国家。
离开西夏之后,正好进入吐蕃国,恰好他们王子在这,那就一起走喽。
原本是想提前打好关系,但这才走了没一天,包拯就后悔了。好歹也是王子,哪怕是土鳖王子,尼玛也太话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