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节(2 / 2)
如果是说坐下来谈论打仗这个事情的话,他们可以说得天昏地暗。
聊多久都没有问题,没有人能够争得赢他们。
因为他们都很会说。
但是说跟做不一样。
真得要让他们去上战场,让他们去带兵去跟董卓打,他们没有一个人敢去。
不过他们不知兵是不知兵,但是他们还是有一个知兵的人带队的。
我承认,何将军是个知兵的人,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何将军所谓的知兵,那也只是跟我们这些不知兵的人相比较而已。可要是让他跟董卓相比,你们觉得,是董卓这个常年征战,从小兵做到将军的人知兵,还是何将军知兵呢?”“友'这个……”
在场的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这没有什么好说的,事实胜于雄辩啊。
虽然他们都是嘴硬的人,但是有时候,还是不得不承认现实。
因为他们刚刚被现实给敲打了。
“我知道,有些人还是有些不服,他们在想,即便是董卓能懂得打仗,但是在绝对的实力面(王钱的)前,再多的技术都没用谷。
咱们手中有数千精兵,面对董卓的一千,肯定是有很大的胜算的。但是怎么会输了呢?”
某人说道:“我在这个想要说的,并不是说何将军不会领兵,也不是说何将军不是东南做的对手。
我想要说的是,不管是将,还是兵,我们都不占优势。
董卓那边,人家本人是沙场老将了,他手下的兵,全都是跟他出生入死的。”。
第751章 人心不齐
“那又怎么样?人都是一个脑袋,没了脑袋都会死。”
还是有人不服气,他们听不惯有人说他人的威风,灭自己人的士气。
“我知道,大家都是一个脑袋,但是董卓那边的人的脑袋里面想的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听董卓的,董卓让他们往东,他们不会往西。
董卓让他们杀敌,他们不会停滞不前。
相比较的我们这边呢?
说是说有几千人,但是这几千人,都是各个家族临时凑起来的。
他们会听谁的,我们不清楚。
但是我可以肯定,这些人在听到何将军的命令之后,他们的第一反应,并不是直接去执行,他们肯定会看向直接的领队,也就是在各个家族的时候,他们原本拥有的上司。
在等到这些人的首肯之697后,他们才会行动。
而且在各个家族待在一起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会不会有其他的心思?
比如说,在看到董卓的西凉军太强悍的时候,他们看到冲杀上去的人死了之后,会不会怯站?
他们会不会偷偷地想,为什么自己要冲到前面去?
让其他家族的人去前面顶着,去送死不是更好?
人多了,心思也就多了。
队伍大了,人心不齐大忌啊。”
“放屁,你这都是无端的臆测,这做不得准。”有人气愤地跳了起来。
原本他们就是这么想的,这是被说到痛处了。
有些家族,在派出人的时候,还给手下只会过,让他们出工不出力。
甚至有人还让手下人,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不要太主动,让其他人先上。
保存实力为准。
在这之前,他们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尔虞我诈的。
在自己手上有实力的时候,大家都会让你三分。
在你手上没有实力的时候,你说的话,别人都当做屁给放了。
所以,不管是在做什么的时候,他们都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谁都清楚,在这次对付董卓的争斗中,不管你做出了多大的贡献,都是没有屁用的。
只要把董卓给干掉了,回到洛阳城之后,大家掌控了洛阳城,到时候想要(daeb)分配利益的时候,还是得看各自的手中的实力。
谁的实力强,谁就是老大。
谁的实力弱,谁就只能够吃残羹剩饭。
没有人会因为,你在对付董卓的时候,出力比较多,就多给你一点儿。
这是不可能的。
想要拿到自己该有的利益,最终都得靠自己的实力来实现。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
所以,在动手之前,各个家族,都怀着各种不可告人的心思。
洛阳城出去截杀董卓的这支联军,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巨大的问题。
各有各的心思。
大家都抱着让别人去硬钢董卓,趁机削弱其他家族实力的想法。
毕竟他们都很清楚,别看他们现在是合作伙伴,等到把董卓解决了之后,他们就都成了竞争对手了。
怀着这样的心思,他们在遇上董卓的时候,就没有几个人会真心实意地去打了。
也就是这样,董卓带着一千人,冲进了他们好几千人的队伍,轻轻松松地就杀了个对穿过。
不管是谁,看到了董卓带着人冲上来,都不敢正面抗击。
全都是主动地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