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2 / 2)
内心“咯噔”了一下。
这一幕,似曾相识。
在之前,秦牧讲解氧气以及女娲补天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的。
一堆人反对,但最后被秦牧说的哑口无言。
在他失神的时候。
电视里,秦牧语不惊人死不休,接着开口:“实际上,在2.1亿年前,地月之间的距离,只有不足10万千米,保守预计,大约是5万千米的距离。”
话音刚落,满堂再惊!
5万千米!
这是什么概念?
一般跑长途的货车司机,三个月就能跑出这么长的路程!
现在的民用航空飞机,飞个两天,就能飞完这段距离!
那岂不是说,当初登月的难度……
很低很低?
所有人都对秦牧的这个说法嗤之以鼻,满脸的不相信。
甚至还有人说秦牧在哗众取宠。
然而……
屏幕里,那浩瀚的太阳系星图里,秦牧的声音接着传出。
“说到这里,肯定有很多人会反对,我在这里简单讲解一下,月球的诞生过程。”
“在大约30亿年前,地球刚刚演化16亿年,一颗和火星差不多大,名为忒伊亚的行星从太阳系外飞来,与地球相撞。”
电视的屏幕画面里,斗转星移,回到了地球孤零零演化的时间段。
一颗巨大的行星从太阳系外飞来。
因为意外,和地球相撞。
“轰!”
一声震天动地的响声在众人耳畔响起。
好在当时的地球才演化16亿年,并没有出现文明和生命。
因此没有出现物种大灭绝。
而经过了这次碰撞,忒伊亚被地球撞掉了一角。
剩余的残骸散布在太空中,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积淀,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星体。
它就是月球!
然后……
被地球引力捕获,在距离地球5万千米的地方不断旋转着。
“关于月球的成因,西方宇航局发射的两个宇宙探测器已经在月球上搜索到了忒伊亚的残骸物质,证实了这个观点,相信这个大家没有异议。”
“接下来,大家想一想,既然是撞击,碰撞发生产生的推动力,加上地球的引力捕捉牵扯,是不足以让月球跑到36万千米之外的!”
屏幕中。
在巨大的撞击后,忒伊亚残留的物质,形成了月球,因为各种力的作用,使得停留在了距离地球5万千米的位置。
不断围绕着地球旋转。
同时。
秦牧的话,也让会议室内的天文学家们皱起了眉头。
思考讨论了起来。
ps:今天八更!.
1亿年前,月球上住着外星人【四更】
“这一点倒是说的没错,月球的诞生,极有可能是因为忒伊亚的撞击造成的。”
“但数十亿年前,当时的宇宙环境那么复杂,撞击产生的各种力,谁敢确定它就一定不会被推动到36万千米之外?”
“没错,现在的月球就在是36万千米之外,就是铁证,不然它怎么过去的?还有人推它不成?”
“没有确凿的证据,一切都只是推断而已!”
“……”
简单讨论后。
这群天文学家还是不相信月球诞生之初就和地球紧挨着。
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月球自始至终,都在现在这个位置!
毕竟当时是数十亿年前。
宇宙环境和现在截然不同。
巨大的撞击之下,或许有某些意外出现,导致了月球出现在现在这个位置。
然而……
秦牧接下来的话,却让会议室内的天文学家变得不自信了起来。
“关于最初月球和地球的距离,证据实在是太多了,我就简单说几个吧。”
屏幕里,浩瀚的太阳系中,传出了秦牧的声音。
“第一,一般而言,卫星直径不会超过母星的5%,而月球的体积却有地球的27%。”
“如此大的质量,注定在撞击后,要将它推到36万千米之外,需要一个无比庞大的推动力。”
“而这股力量,根据古宇宙学研究,当时地球演化的宇宙记事里,并没有一个事件和它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