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2 / 2)
此山乃是玉虚宫阐教元始天尊道所,在此有一老者,名为姜尚,字子牙,道号飞熊。
姜子牙三十二岁上山,在西昆仑修道四十载,如今已有七十二岁,只可惜其仙资浅薄,没有成仙的福运。
那一日,元始天尊盘坐沉思,其身上霞光万道,宝光百千,他似乎察觉到什么,睁开了眼。
“白鹤童子。”他施展传音妙法。
一白鹤片刻便飞入玉虚宫内,摇身一变作一童子落下。
“师祖。”他弯腰拱手行大礼。
“去请你师叔姜尚来。”
白鹤童子再次飞出,去请姜子牙。
不一时,一白发老叟步入走进玉虚宫。
“弟子姜尚拜见。”
“子牙,你上昆仑已有四十载,如今仙道难成,此处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日下山,另寻他路。”
子牙一惊,立刻跪下叩首问道:“弟子真心出家,不敢贪恋凡尘,望师尊收留。”
“你命缘如此,还是早日下山吧,此乃吾之法旨。”
“这...”
姜子牙无奈,只好起身拜别元始天尊,只是他实在迷茫。
他眼角含泪问道:“弟子此次下山,何时才能归来?”
“天数已定,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弟子领旨。”
姜子牙满含悲伤,辞别元始天尊,又拜访了众位道友,随后便带着行囊离开了昆仑山。
昆仑山麒麟崖下,姜子牙望着茫茫凡尘,不知该去往何处。
“我一没兄弟父母,二没亲戚子嗣,该往哪里去呀?”
漫无目的之中,姜子牙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对了,我在朝歌还有一结义兄弟,不如便去投奔他罢。”
姜子牙顿时施展土遁之法,前往朝歌,千里之遥,也不过一日便到朝歌南门三十五里外的宋家庄。
只是刚到庄口,便听到一孩童大喊道:“是何方妖孽在地下土遁?出来!”
姜子牙不解,从土中遁出,只见一少年不过十八,双眼放出亮光,看着姜子牙很是不解。
“你是人?”少年不解。“为何大路不走,施展土遁之法。”
“哦,道友,在下昆仑山玉虚们元始天尊座下弟子姜子牙,道号飞熊,今下山来宋家庄寻一老友,不知道友是谁?”
“你是玉虚门人?”少年大惊。
“正是。”
“啊,失礼!”少年收起了慧眼神通。“在下截教十天君门下弟子宋仁,不知师叔远道而来,多有冒犯,请师叔谅解。”
“哦?你是截教弟子。”
姜子牙倒是没想到这位少年竟然是十天君座下弟子。
现在截教和阐教的关系没有那么僵硬,哪怕是封神之战那时,截教门人也大多对阐教门人有礼,像云霄这样理智的弟子,哪怕哥哥去世,也没有半点不敬。
作为他们的学生,宋仁自然也不会差。
“是的,弟子一直在朝歌修士学院学习,今日学堂放假,让我们自由休息,所以我便回家探望,不成想冒犯了师叔。”
“无妨,无妨。”
姜子牙也是出了名的好脾气。
“你是宋家庄人士?还有你说的朝歌修士学院是指...”
“我确实是宋家庄人士,而朝歌修士学院说的是。”
这时,只见远处的地面有一隆起快速从姜子牙和宋仁中间遁走,它在不远处停下,冒出一孩童人头。
“宋仁,快点啦,其他人都已经回去了。”那孩童玩笑地喊道。
“知道了,我马上跟上。”
说话之间,天空之上还有一孩童踩着一块木板御物而飞,只是他还很不熟练,飞起来歪七扭八的。
即便如此,还是让姜子牙看得有些郁闷。
这人族何时有这么多能人异士了。
“师叔,既然你要来宋家庄寻人,那便随我一起来吧。”
“如此甚好。”
姜子牙和宋仁一起走着,两人不紧不慢,宋仁为姜子牙解释了什么朝歌修士学院,听的姜子牙连连称妙。
“也就是说,以朝歌为首,四大诸侯国都有这样的修士学院?”
“是的,弟子是阵修,所以不如宋河和宋义他们那般遁走快速,但弟子精通风水之术,擅长阵法。”
“说到风水,也是贫道之强项,改日指点你一番,如何?”
“那多谢师叔了,对了,师叔你要寻的人是哪位?”
“名字已经记不得了,但还记得住处。”
“那好,弟子便送一下师叔吧。”
姜子牙入了那宋家庄,虽然已过四十载,但他还是找到了那家人,只见门庭依旧,绿柳长存。
宋仁也很惊讶。
“师叔,你莫不是和我爷爷是朋友?”
“你爷爷?”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