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2 / 2)
“好,既然老龙王愿效忠本王,那本王现在就下达第一个命令,敖广接旨。”
“臣在。”
“今大商南旱北涝,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孤命你为司雨正使,携龙族子弟施云布雨,救百姓于万难,在施云布雨之事上,敖广掌管全部得失,只需向孤一人汇报,切记,纵然人皇犯法,也和庶民同罪,龙族也不例外。”
“臣谢主隆恩。”
老龙王起身,他看起来更加精神了,红光满面,他立刻转身施法,向自己的儿子传音。
很快,龙族三太子敖丙、五太子敖孪便从海中飞出,分别前往北南两地,一龙施云布雨,一龙收洪排涝。
第七章:我要让家家户户都有酒池肉林!
‘看着进度条满了,我就很舒服,感觉身体被充满。’
更改国策的变化是巨大的,当晚,帝辛就看到了‘民生’中的变化。
南方原本满意度较低的区域,满意度提升到了中等,北方充满敌意的红色区域,也开始变成温和的黄色。
‘啊,染色什么的,更舒服啊。’
而在那些受到洪涝灾害的地方,表现的更加明显。
南方,多山多水,这里是南伯候鄂崇禹的领地,他也是一名忠臣,原著里为了护东伯候姜恒楚而死。
因为多山多水,南方竟然发生洪灾,一旦河道崩溃,水顺着山势一路压下去,辛辛苦苦栽种的农作都被淹的干干净净,百姓哭天嚎地,却只能在山上看着。
然而今天不同了。
五太子敖孪飞到崩塌的河道处,张口便将崩溃的海水吸入腹中,海水倒流直入龙腹,无数人族百姓看到这一幕,连连跪拜。
而在北方,大旱连连,虽然大旱初起,可百姓已经受到影响。
地面干裂;作物干枯;河道下陷;烈日阳阳。
一时间,大地仿佛回到了十日照空,百姓们颗粒无收,饥荒交迫,可这时,天空之上出现了大片乌云。
乌云出,雷声作,狂风起,大雨倾。
干枯的作物在雨水的滋润下,开始泛起绿光;枯竭的河道也开始充盈海水,鱼虾再现在河水之中;龟裂的大地也重新恢复圆润的表面;炎炎的烈阳也变得柔和起来。
“天佑大商,天佑大商呀!”
百姓们都哭了,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哭诉着无尽的冤屈,但那都是过去式了。
因为从今天起,人族将风调雨顺。
“咦?怎么西方的满意度变低了?”
帝辛发现西方的满意度变低,点上去一看,出现一则消息。
【天命玄鸟,降而生周,凤鸣岐山,成汤将亡。】
【扣除气运值:200,当前气运值:2300。】
“他急了,他急了,玄鸟他急了!!!”
帝辛捂嘴,差点笑出声了。
“让你光受祭拜不干人事,女娲娘娘至少还是人母,捏土造人,炼石补天,是大功德之人,我尊敬她,不怪她,你个玄鸟还敢跟我急,我呸!”
帝辛平生最讨厌的就是‘光吃饭不干活’的那类人,玄鸟就属于那种人。
“要想被祭拜,就得付出,才有回报,劳苦的百姓们民不聊生,你玄鸟还敢到西岐去叫,你叫啊,你叫破喉咙,我就不信西岐他敢反!!!”
现在北、南、东三路诸侯都很尊敬纣王,西伯候敢反,那他们就要被三路数百诸侯围攻了,西伯候也不傻。
就算要反,也是得有理由的。
“好了,第一步计划完成,准备下一步计划,风调雨顺过后,那就得五谷丰登了,话说五谷是哪五谷来着?”
帝辛作为一名穿越者,确实有一点昏庸。
他连五谷是什么都不知道,来,读者们,大声地告诉他五谷是什么。
其实五谷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是稻、黍、稷、麦和菽,也有人说是麻、黍、稷、麦、菽,至于到底是哪个,旁白也不知道。
“嗯,五谷虽然重要,但是产量不够,想要粮食和肉品增长,就必须保证粮食和饲料的供应充足,同时要有优秀的肉兽和作物种子,肉兽不好搞,但是作物种子的话。”
帝辛开始回想起一些古典神话故事。
说起来,人皇当中便有一位是精通植物方面的,那就是神农。
“神农尝百草,虽然尝的是药草,可也算是精通植物方面的仙人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位禹王手下的农神,名为后稷,善种谷物、教民耕种和稼穑之术,不过...后稷好像是姬姓啊。”
姬这个姓氏是周朝的姓氏,后稷是西伯候姬昌的祖辈,现在西岐对帝辛有所不满,后稷可能不会帮他。
“先不急,回师朝歌吧。”
————————————————
次日,帝辛便开始起驾回朝。
回朝途中一周,天空飞来一只白龙,他落在大军之前,众将士顿时护卫。
白龙摇身一变,变成一妙龄青年,长的颇为俊美。
“在下乃是西海龙王三太子敖烈,奉东海龙王之命,前来汇报君令。”
“让他过来吧。”
帝辛老远就看到了敖烈,这位赫赫有名的女装大佬今日一见,果然长得很适合女装,啊不是,很适合取经。
“禀告大王。”
敖烈俯身在车马前,恭敬道:“北方、南方洪涝已在四海龙族的努力下,在七日之内治理完成,特来通报。”
“这!”北伯候在一旁也听到了汇报,没想到不到七日,北方大旱竟然已经治理好了?
他都想向敖烈感恩戴谢了,不过他也知道,这都是帝辛改革所带来的好处。
“大王的决定果然并非一时冲动,我等都误会大王了呀。”
武成王黄飞虎和冀州侯苏护更是感动地快要流泪了,有此明君,臣欲何求啊!
至于女娲宫上的那首诗,黄飞虎觉得比起治理北旱南涝更加是明君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