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2 / 2)
而眼前这个小道士上山拜师,也正是为了这些书籍。
“你的眼睛看的只是大秦,其实天下很大。”张三丰开口道:“海运已开,其他国家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你在此禁锢,只能一直如此。”
“师公允我下山了?”小道士顿时大喜。
“你下了山,想去哪?”张三丰道。
“自是先去见见那赵王。”小道士开口道。
“哦?为何要见他。”张三丰似笑非笑的道。
“值得师公下山见上一面的人,当是真命天子。”小道士回道。
“是否是真命天子,老道士也不清楚,但他确实做到了逆天而行,这才激起了老道士的兴趣。”张三丰道:“若是你有意,无需去荥阳,倒是可以去交州一行。”
“唔……交州倒是十分混乱啊。”小道士若有所思。
“去交州南海郡吧,那里有你的机缘,东瀛倭寇,色目人,都想在那打开大秦的缺口,却也传来了不少未被认可的文化。”张三丰道:“在那里,想必你能找到你要的。”
“这几年多谢师公的照顾。”小道士郑重起身,朝着张三丰行了一记书生礼:“待到刘基功成名就之时,定会回山!”
“去吧。”
…………
当天晚上,长安城。
这个时候秦文魁已经接到了秦歌的战报和信,荀彧正在一边站着。
信写的很好,自是出自蔡文姬之手。
秦文魁的脸上看不出喜怒,让魏忠贤和荀彧大气都不敢喘。
“赢了啊。”
半晌,秦文魁似乎是长出了一口气一般:“生擒翟让李密,阵中杀了王簿,三个反贼首领,一个都没逃掉。”
“当真是……大功一件。”
“王爷此番有此成就,都是陛下教导有方。”荀彧开口道。
“呵……教导有方。”秦文魁漠然道:“这次秦歌在荥阳城遭到了刺杀,而那反贼军中,竟有正规军的装备,这件事……到底是谁做的?连朕的儿子都敢动,谁这么大的胆子?”
砰!
秦文魁直接将战报和秦歌的信摔在了桌子上。
“陛下息怒。”魏忠贤连忙跪在地上:“老奴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查?翻阳湖林匪被魏王生擒,真当这件事朕不知道是谁做的,怎么,有点功劳就居功自傲了?”秦文魁怒喝道:“荀彧,拟旨!”
“臣在。”荀彧连忙上前。
“这件事,朕不想耗费人力物力去查,也懒得听他们扯皮。”秦文魁淡淡的道:“楚王,该就藩了。”
就藩,意味着和太子之位无缘。
武媚娘的小儿子,就此退出了夺嫡的舞台。
第163章 朝会
第二天,早朝。
昨天晚上秦文魁和荀彧,魏忠贤,商量了一下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小会结束了,大会上基本上就是通知一下别人而已。
和之前一样,一开始先是聊了一些没营养的。
“启禀陛下。”
没营养的聊完之后,袁术站了出来:“魏王亲至鄱阳湖,擒鄱阳湖水匪林士弘,神勇无比,当真是世人楷模啊。”
现在的袁术可谓是一肚子气。
妈的,就知道那袁绍不靠谱。
什么冀北双雄,都是废物,连区区荥阳城都没攻下,让那赵王逃过一劫。
“哦?司徒觉得该如何嘉奖,咳咳……”秦文魁面如金纸,咳了两声,给人一种命不久矣之感。
“怎么奖赏王爷是陛下的家事,臣不敢妄言。”袁术连忙道:“只是这鄱阳湖吏治不清明,才导致这水匪作乱。”
“嗯,既然魏王处理的这么好,那鄱阳湖的人才,就由他来举荐吧。”秦文魁随意的给了一些甜枣。
“陛下,出现水匪,主要是水军不足的原因,这……”袁术见状,连忙见缝插针。
“言之有理,柴桑增加两千水军的编制,由魏王亲自训练。”秦文魁道。
“陛下圣明!”
袁术顿时大喜过望,退回了之前的位置。
两千水军编制,这是两千套武器铠甲,还有战船……
“陛下,这次赵王解了荥阳之围,当真武勇。”
见袁术都出头了,邢道荣站了出来:“臣已经收到了战报,那王簿军中竟有攻城器械,还有上千套正规军的制式武器,箭矢,此战当真凶险啊!想不到荥阳附近的城池守军竟然这么粗心,收拢兵力的时候都没有清理军械库。”
邢道荣话里有话,一脸嘲讽的表情。
袁术开口道:“是啊,当真是太过粗心了,他们应该还抓了不少工匠,不然也造不出投石车,幸好那些城池没有火器。”
“这次耿京,张安国,出力不少,尽战死沙场,还得好好抚恤才对。”
“哈,你这脸皮当真厚比城墙。”杨国忠出列,冷笑了一声:“赵王于荥阳城外大胜贼军,一千人击溃两千人,又遣大将在贼营中杀个七进七出,杀的瓦岗大营被迫分家。”
“此役后,又临阵斗将,收服部分被蛊惑的贼将,还有盲从的百姓。”
“朝廷的援军还没到,便大破王簿,李密,翟让,杀匪首一人,生擒匪首两人。”
杨国忠虽然感慨秦歌脱离了控制,想要拿捏一下秦歌,可他和秦歌还是得站在一起,这是已经绑定好的,想解开没那么简单。
这次他本是等着秦歌求援,可秦歌到最后都没有跟他求援,最后也只是淡定的汇报战果。
荆州,冀州,两路出兵增援,这个连杨国忠都没想到,他要是知道的话,一定会想办法再派人继续帮秦歌。
可就是这种情况,秦歌还是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