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1 / 2)
“应该不是问题,不过朕还是得亲自问问他。”要知道上次陆修可是跟他提议用突厥奴隶修路,对于奴役奴隶并不反感。
“实在不行的话,等到明年秋收前,朕计划明年讨伐西突厥,到了那时候一旦能够打败西突厥后,也应该会得到大量奴隶。”
“陛下,先问问国师吧。”讨伐西突厥,不能草率,几个大臣哪敢接话。
“对啊,反正我们已经有十天没有去明玉岛,正好明天计划到岛上玩几天。”长孙无忌道。
“嗯。”
“其实国师如果能给出咱们几百个石石果实,哪里用得着什么奴隶啊。一个石石果实能力者,用来干活估计能顶得上几百个农夫。”程咬金道。
想想看要是有一个几米高的巨人,在田地里翻山倒海。区区一亩的土地,耕耘会不会很快呢。
“知节, 你想得太理所当然了。如此巨大的石头人,不把刚刚翻耕好的松软土地给搞砸算不错了。”杜如晦无语道。
或许是可以替代耕牛,但种地不单是耕地,而且要在耕好的土地里播种,施肥等,种地需要的是慢工出细活。
石石果实所带给食用者的力量是很大,显然用来耕种不怎么适合。
与其用石石果实,不如是猎豹果实能力者代替耕牛来得方便。
众人开始谈及长安城的变化,短短几个月,长安城快变成他们认不得的样子了。
门门果实的存在,对于世家,勋贵,地主阶级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
相对单一靠土地来维持生计的地主阶级来说,他们百官影响不大,尤其是得到陆修“帮助”,他们积累的资源比以前多了好几倍。.
第293章
“臣禄东赞,拜见赞普。”
从长安回来的禄东赞,第一时间面见了赞普松赞干布。
利用门门果实,从长安跨越到了北方草原,转而向西而行,花了七天才回到了吐蕃。
他是吐蕃的三十三任赞普,从小聪慧,沉毅,多才多艺。
他是三十二任朗日论赞的独生子,吐蕃赞普的合法继承者,家庭和吐蕃臣民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大的幸福和发展。
他上台了后,整合了周围的部族,在今年开春立国,名为吐蕃。
松赞干布心中满是雄心壮志,想要将吐蕃发展壮大。
“禄东赞,你们总算回来了,可真是让我等了好苦。跟大唐的盟约,谈的怎么样,大唐是否答应跟我联姻。”松赞干布急忙问道。
“臣有负赞普所托,没能跟大唐谈好联姻一事,大唐的国君,拒绝了跟吐蕃联姻的请求。”禄东赞苦笑道。
“他会拒绝,也在我预料之内。咱们吐蕃,毕竟也只是一个刚成立的小国。那大唐答应跟吐蕃结为同盟吗。”松赞干布继续问道。
“赞普,大唐皇帝是答应了,但他有两个条件。”接着,禄东赞将李二的原话转诉给了松赞干布。
第一,吐蕃要称臣,第二,上供给大唐三十万的牛羊。
“哼,大唐欺人太甚。赞普,我看也别结盟了,我看他们能奈我何` ~。”周围的臣子都炸开了。
“禄东赞,你在大唐的长安,呆了快一两个月。对于吐蕃和大唐的兵力,你以为如何。”松赞干布道。
“赞普,实话实说,大唐的兵力强盛,十个吐蕃也不是对手。何况……大唐有陆修国师庇护,吐蕃万万不可跟他为敌。”
想到在大唐见识到的各种神奇的场景,禄东赞叹了一口气。
说出来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相信。
“是吗,你的看法呢。”
“臣提议答应大唐的要求。当然,也尽可能争取多一点好处。西突厥称臣了后,能够跟大唐买到大量的军备,大量的粮食。”
禄东赞不明白大唐皇帝的野心有多大,但为了防止大唐攻打吐蕃,什么条件都得先答应下来再说。
三十万头牛羊,对于吐蕃来说不算是很大的支出,他们吐蕃以畜牧为生,十几个部落每一个不落都有百万上的牛羊。
“让我考虑考虑。”
韬光养晦的道理,松赞干布自然明白。本应是雄心壮志,想要在吐蕃大展宏图,松赞干布怎么想到开始就遇到此挫折。
“臣觉得赞普有必要亲自前往长安,见识长安的风格。长安城里的所见所闻,绝对会颠覆长期以来的认知。”禄东赞继续道。
“我也想,但吐蕃距离长安不知几千里,一来一回要花上几个月。”松赞干布摇头道。
“赞普无需担心路途遥远,距离吐蕃六百多里的河西,在那里往东三百里会有一扇衔接长安的大门,只需要花上十几钱,即可一步从草原跨越到长安,能轻松一步跨越几千里的距离。所以臣才能那么快从长安回来。”禄东赞道。
“¨〃能够一步跨越几千里?禄东赞,你莫不是在开玩笑?”松赞干布皱眉道。
“臣怎敢欺骗赞普。长安城不仅是能一步跨越到北方的草原上,也能衔接大唐的大江南北,长安城的变化,凡人不能理解。”禄东赞保证道。
然后,他接着说出了自己在长安城的见闻,包括自己在祭天所见到陆修所化的巨大青龙,几十米的石头巨人识。
衔接各地的大门,反而是不怎么出奇的地方。
能够见识到浩瀚的大唐,绝对不虚此生、
“既是如此,那交付给大唐的三十万头牛羊,由我亲自带队给他们吧。真如(赵李的)你所说的话,我倒是很想见识长安的风土人情。”松赞干布点头道。
如此答复,禄东赞明白赞普已经是同意李二的两个条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