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2 / 2)
“这四弟子慵懒成性,与我学习时,倒还算认真,可平日里不是睡觉,便是种菜钓鱼,岁末考核时,前三名弟子皆是甲上,唯有他,堪堪拿了个及格的乙中,我便让他离开山庄,自谋生路去了。”司马微答道。
“原来如此。”刘备心下了然,对这位四弟子便不再关注了。
能被司马微驱逐而出,说明这位四弟子的资质确实不如前面三人。
他需要的,是经天纬地,助他谋取天下的奇才,而不是这种慵懒成性的废材。
“敢问老先生,三人如今在何处?”刘备急切的问道。
“去岁他们已经学成出山,云游四海去了,在什么地方,老夫不知。”司马微摇头。
刘备脸上,顿时难掩失望之色。
同时心中暗下决心,回去后定要派人,好好打听这三人的下落。
吱呀!
忽然,草堂的门被人推开了,一身灰衣的徐庶抖落了身上的草叶,走了进来。
司马微一看,顿时笑道:“元直,你回来得正好,来来来,我为你介绍,这位是当今天子的皇叔,左将军刘备。”
“将军,这便是我与你说起之人。”
什么!
刘备神色一喜,慌忙行礼道:“刘备,见过先生。”
“将军客气了,快快请起。”徐庶客气道。
“对了,元直,你今日为何忽然回来了?”司马微在一旁问道。
刘备也竖起耳朵倾听。
“我听闻宁逸北上投了曹操,所以赶快回来告知夫子。”徐庶答道。
闻言,司马微笑笑不语。
刘备神色微怒,摇头道:“如今曹操一统北方,成为了天下第一大诸侯,此人才学本领没有多少,这投机钻营的本事倒是不小。”
他心中,既嫉妒,又愤怒。
曹操当日与他在酸枣会盟时,麾下没什么谋士,武将也就二三人,兵马三五千,比他好不了多少。
可如今才过去几年时间,两人之间的差距便犹如天地。
他甚至被曹操几度击败,狼狈而逃。
更气人的是,他苦寻谋士而不得,那曹操坐于家中,每日也有谋士前去投靠。
就很气。
不过,刘备对情绪的控制信手拈来,片刻间便收敛了怒气,笑道:“是我失礼了,见笑见笑。”
道歉之后,他立刻神色郑重的朝着徐庶鞠了一躬:“如今天下即将落入曹贼之手,还请元直先生出山,助我匡扶汉室。”.
第22章
刘备情深意切,极为诚恳。
如今天下一半落入曹操手中,剩下一半,又有一半属于江东孙氏,留给他的地盘已然不多了。
要想起势,自当越快越好。
徐庶连忙扶起刘备,内心犹豫不决。
他本身就是个老好人,此时见刘备放低了姿态,诚心相邀,心中不忍拒绝。
可又不想这么快答应刘备。
正犹豫时,司马微在一旁劝道:“元直,刘皇叔爱民如子,仁义无双,不正是你心中最好的明主?你在他麾下,才能尽施你一身才华,不至于被埋没。”
徐庶凝眉,思索起来。
北方曹操兵多将广,他若是去投奔,或许会被埋没。
江东孙权,乳臭小儿,他看不上。
其他诸侯,虽然坐拥一周之地,却都是庸碌之人,不值一提。
至于刘备,兵少将微,只有一座新野小城,却不失为一位明主。
而且,此时正是刘备起势之时,他辅助刘备,一身才华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想明白后,徐庶点点头:“既然夫子有言,徐庶奉命了。”
“好,好,好!”
刘备激动至极,连说了三个好字。
他抓起徐庶的大手,牢牢握住:“我得先生相助,必能兴复汉室。”
徐庶笑了笑,道:“主公,若今后与宁逸临阵对峙,希望主公能放他一马,说到底我们师出同门,我不想害他。”
“这是自然,我怎忍心看你们同门相残?若是元直能劝他来投,我定然重用。”刘备热切的说道。
虽说,他觉得苏辰不堪大用,不过好歹是水镜先生的弟子,本事应该还是有一些的。
再说。
如果能把苏辰拉到他的麾下来,恶心恶心曹操也不错啊。
刘备心理美滋滋的想着。
……
“阿嚏,阿嚏……”
许昌。
一座普通宅院里。
躺在椅子上晒太阳的苏辰,连着咳嗽了几声。
他有些奇怪的揉了揉嗓子,又摸了摸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