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节(2 / 2)
路人立刻讨论起来。
没多久。
就有见多识广的一拍大腿开口道:“这不就是高佑!”
“现在成了永宁伯。”
“就是那个娶了有名的钱塘卖茶文君赵盼儿的那个高家庶子!”
“这才多久,一个无官无职的庶子,竟然成了四品伯爵,还当了国子监祭酒!”
“赵盼儿真是好运气!”
赵盼儿和高佑的故事在钱塘传播度可是相当广。
有人提醒,众人立刻醒悟过来。
“兄台,赵盼儿那不是好运气,而是好命!”
“人家其实根本不姓赵,而是姓曹,是当今曹国公家的嫡女曹盼儿!”
“高佑是伯爵,国子祭酒,和她算是门当户对!”
“不过高佑的升迁速度真是快啊!”
“这才一年不到,竟然已经变成了了不得的大人物!”
路上的行人议论纷纷。
当然最多的是羡慕,高佑的传奇经历,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
此时已经没有人再提高佑傻!
“可是永宁伯?”
一个中年人带着队伍挡住了高佑的去路。
高佑仔细看了眼,认出他是钱王府的一个旁系成员。
这人是当代钱王的伴读。
在钱王府地位超然,一般不会出来。
没想到竟然出现在这里。
高佑诧异的看着中年人:“.々先生找我何事?”
“王爷和太妃听说永宁伯回乡的事情,专门筹办了宴会,让我邀请永宁伯过府一叙!”
钱王一家人还算不错。
既然都堵在路上邀请了,高佑在拒绝就不太给面子了。
他笑着开口:“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永宁伯,请!”
中年人笑着加入了高佑的队伍。
片刻之后。
钱塘的名流雅士接二连三的出现在大路上,想要邀请高佑赴宴。
大路上的钱塘人看到这一幕,当真是眼珠子掉了一地。
要知道。
平时这些名流文士可是谁都看不起。
就算面对勋贵,他们也是爱答不理。
没想到今天竟然跑来拍高佑的马屁。
(李*)高佑对此也很意外。
不过他很快也就想明白了。
作为名流,最主要的人物就是维持自己的知名度!
而维持知名度的办法就两个,开宴会让名流们互相安利,口耳相传。
第二就是出书立传。
出书立传的成本比较高,而且写得差还会被鄙视。
所以大多数的名流都是结成团体,互相开宴会传播名声。
而此时的大宋却多了第三种传播名声的方式——报纸。
随着报纸在汴京火爆。
高佑索性在繁华的州城都办了报社。
报纸很快就成了各种文人墨客追求的东西戒。
如果谁能够成为报社的签约作者,那他的社会地位就会直线上升。
而谁能够成为作者,还不是高佑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