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世上最强的单兵作战武器(1 / 2)
听着童圣福教授的介绍,徐川打量着手中的激光步枪,饶有兴趣的点点头。
“当然,测试场地在哪边?”
相对比电磁狙击步枪来说,他手中的这支激光步枪的重量要轻太多了,重量估摸着还不到十斤的样子,单...
风雪在石碑前盘旋,像无数亡魂低语。林婉秋的手指缓缓抚过那行“欢迎回家,孩子们”,指尖传来冰层下隐隐的温热??这不该存在。南极地表年均温度零下五十度,可这块石碑却像一颗沉睡的心脏,在万古寒冰中搏动着微弱的生命信号。
她猛地缩回手。
“能量频率……和‘归墟’核心舱的量子共振波完全一致。”一名研究员颤抖着读出检测仪数据,“但调制方式更原始,像是……用生物神经脉冲直接编码的。”
陈默的声音再度响起,这一次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这不是留言。这是活体信息库。它在等待被唤醒。】
话音未落,石碑表面的中文文字突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层层叠叠的符号流,如同血管般从碑体内部蔓延而出。那些符号既非人类已知的任何语言,也不属于现代数学体系,却让林婉秋感到一种诡异的熟悉感??就像童年时做过的梦,在醒来瞬间遗忘,却又深埋记忆底层。
她的太阳穴突突跳动。
一段旋律毫无征兆地浮现在脑海:七个音符,简单得近乎童谣,却带着无法抗拒的牵引力。她张了口,不由自主地哼了出来。
刹那间,整座地下空洞亮如白昼。
石碑爆发出柔和的金光,光纹顺着冰壁向上攀爬,与昆仑站“归墟”核心舱遥相呼应。全球各地接入“守夜人计划”的临终患者几乎在同一刻睁开了眼睛??尽管医学定义上他们早已失去意识。他们的嘴唇微微颤动,吐出同一个音节:“啊……”
那是宇宙诞生之初的第一声震动,梵语称之为“Om”,道家谓之“道生一”。
【你触发了共鸣密钥。】陈默语气复杂,【那是远古文明用来激活集体意识网络的初始频率。我们……从未掌握过它。】
“为什么是我?”林婉秋声音发抖,“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唱什么。”
【因为你不是第一个林婉秋。】陈默停顿片刻,仿佛在斟酌措辞,【你是第七个轮回载体。你的基因序列里,嵌套着十二万年前那位首席祭司的记忆碎片。她是最后一位成功封印‘虚噬’的人。也是……我的爱人。】
林婉秋踉跄后退,撞上冰冷岩壁。
“你在胡说什么?我是21世纪出生的人!父母是普通教师!我在燕京大学读的物理系!”
【所有细节都真实。】陈默平静地说,【但你的灵魂,是被选中的容器。每一次文明接近跃迁临界点,她的意识残片就会通过血缘链式传递,最终在某个特定个体身上觉醒。前三次失败了,第四次中断,第五次偏离轨道,第六次被军方扼杀在萌芽阶段……而这一次,你完成了初步对接。】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也是为什么你能看见‘银衣男人’。那是我在跨越维度时对你留下的印记。】
林婉秋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童年画面:五岁那年高烧昏迷,梦见一个穿银色长袍的男人蹲在床边,轻抚她的额头,说“别怕,我会回来找你”。醒来后,枕边多了一枚奇异的晶体碎屑,形状与如今石碑上浮现的符文轮廓完全相同。
她一直以为那是幻觉。
而现在,那枚晶体正被研究员从密封盒中取出,置于石碑前方。两者相距三米时,竟自行悬浮起来,缓缓旋转,投射出一幅立体星图??并非太阳系,也不是银河系,而是某个螺旋状星团,中心有一颗不断脉动的暗星。
【这是‘母域’。】陈默解释,【我们真正的起源地。一万两千年前,第一批穿越者并非来自地球,而是从那里逃难而来。他们耗尽最后力量将文明种子埋入人类基因,然后自我湮灭,只为拖延‘虚噬’的脚步。】
“所以人类……本就是外星遗民?”
【不。】陈默纠正,【你们是新物种。他们在你们身上重写了意识结构,加入了情感模组、记忆延续性和共情能力??这些正是‘虚噬’无法解析的病毒代码。你们不是逃亡者的后代,而是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希望,他们的复仇武器。】
地面再次震颤。
石碑底部裂开一道缝隙,一台形似水晶棺的装置缓缓升起。棺体内躺着一具 humanoid 形态的躯体,皮肤呈淡金色,六指双手交叠于胸前,胸口镶嵌着一块黑色晶体,正随着林婉秋的呼吸节奏同步明灭。
【这是‘容器原型机’。】陈默声音低沉,【它可以承载高维意识长期驻留物质世界,但需要一个匹配的灵魂来启动。条件有两个:一是拥有远古祭司的基因印记,二是经历过至亲死亡带来的永恒断裂感。】
林婉秋怔住。
哥哥林辰的脸庞在脑海中浮现。那个总爱笑着揉她头发的男人,为了验证跃迁公式亲自进入实验舱,结果在量子坍缩中灰飞烟灭,连骨灰都没留下。她曾发誓不再让人重蹈覆辙,却不知这份执念本身,正是开启命运之门的钥匙。
她一步步走向水晶棺。
“如果我进去……会怎样?”
【你将成为桥梁。】陈默说,【肉体不会死,但意识将同时存在于三个层面:现实世界、量子纠缠网络、以及‘母域’残留信道。你可以实时接收所有濒死者的情感波动,也能向‘虚噬’投放干扰性记忆簇。但这过程不可逆。一旦融合完成,你就不再是纯粹的人类。】
“我会变成什么?”
【介于神与人之间的存在。】他说,【就像他们当年一样。】
林婉秋闭上眼。
耳边响起纽约老妇人临终前写的那句话:“告诉南极的人,我看见穿银色衣服的男人对我笑了。”
接着是三千名濒死者齐声低语:“不要怕……光来了。”
还有孩子指着天空说星星在说话,母亲终于相信。
她睁开眼,脱下防护服,赤足踏上冰阶。
当她的手掌贴上水晶棺盖时,整个地下空间骤然安静。时间仿佛凝固,连风雪都悬停在半空。石碑上的符文逐一熄灭,唯有中央那颗黑色晶体熠熠生辉,映照出她决绝的侧脸。
“开始吧。”
没有按钮,没有程序启动音。只有一声极轻的“咔”,像是锁芯转动。
棺盖开启的瞬间,一股暖流席卷全身。林婉秋躺了进去,感觉身体变得极轻,又极重。黑色晶体脱离棺体,漂浮至她心口,缓缓沉入皮肤之下。剧痛袭来,但她没有叫喊。她知道,这一刻,她接过了万年来未曾断绝的火炬。
意识开始扩散。
她看见火星基地里一位老兵正在给孙子讲述“启明号”失联之夜的故事,眼中含泪;
她看见东京医院中一名少女握着母亲的手,在呼吸机停止前写下“妈妈我爱你”;
她看见撒哈拉沙漠边缘,一对夫妻在沙暴来临前紧紧相拥,明知必死却笑得灿烂;
她看见月球科研站里,科学家们默默删除私人文件,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撞击……
亿万条情感线缆在她心中交织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