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0章 难解心头事(1 / 2)
对于王善坊的突然造访,厉元朗一点也不意外,甚至还能猜出他来的目的。
落座后,王善坊使劲搓着双手,表情中透露出很不自然。
是啊,他到南州上任,极力推荐的章远,却因为短视行为,酿成了如此严重的踩踏事故,还出现大量人员伤亡的恶劣后果。
作为推荐人,他自然难辞其咎,心中充满了不安与自责。
“厉书记,我……我是向您做个检讨。”王善坊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沉重,
“章远是我推荐的,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没有充分预见到他决策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这是我的失职。”
厉元朗轻轻点了点头,示意王善坊继续说下去。他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想听听王善坊自己的反思和打算。
“我已经深刻反思了自己的问题,我在推荐干部时,应该更加全面、深入地考察,不能只看表面的能力和成绩,更要注重其决策能力和对安全责任的重视程度。”
王善坊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会全力配合省委的工作,对于章远的处理,我坚决支持组织的决定,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厉元朗听后,心中对王善坊的态度有了一定的认可。
看得出来,王善坊这次是真心实意地来检讨和承担责任的,而不是来推卸责任或者找借口的。
“善坊同志,你能有这样的认识和态度,我很欣慰。”
厉元朗终于表态,“章远的问题,确实暴露出了我们在干部选拔和使用上的不足。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全力以赴做好救援和善后工作,同时深刻吸取教训,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对于章远的处理,组织上会有公正的判断和决定。你也要从中吸取教训,今后在推荐和使用干部时,要更加谨慎和负责。”
还有一句话,厉元朗憋在心里很久,这时候不得不亮出来。
他诚恳说道:“善坊同志,在讨论全省人事议题上,我记得我们之间还存在不同见解,那就是关于年轻干部能否挑大梁的问题。”
“你主张,把年轻干部放在重要决策岗位上面,让他们在实践的熔炉中锤炼成长,快速积累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种思路本身并没有错,年轻干部确实需要机会和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然而,从这次单驼山风景区踩踏事故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年轻并不等同于成熟和稳重,更不能忽视他们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足。”
“在将年轻干部推向重要岗位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大局观和风险意识,确保他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提起这事,王善坊的脸色有些难看,不由得发表他的看法。
“厉书记,我承认,在年轻干部使用问题上,我有点冒进。可含水市的程景尚,是老牌的市委书记了。”
“由他掌舵,还是出现了踩踏事故。那么,我们只处理章远,对于程景尚,是否也要一并追究责任呢?”
显然,王善坊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较真。
厉元朗闻言,轻轻摆了摆手,语气平和却坚定地说:“善坊同志,程景尚的情况与章远有所不同。他作为市委书记,固然有领导责任,但事故的直接起因,还是在于章远作为代市长的决策失误。”
“并且,单驼山风景区免门票事件,是市政府在章远力主情况下通过,没有向市委通报。”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事故就全盘否定一个干部的长期表现,但同样,也不能因为干部的资历或过往成绩就忽视其当前的错误。处理干部,要讲究事实依据,要公正公平。”
王善坊听后,瞬间沉默了。
本以为,打出将程景尚一勺烩的策略,或许可以减少章远的责任。
其实,怎样处理章远,哪怕把他一撸到底,王善坊并不关心。
他也只是欣赏章远而已。
不过,若是章远处理太重,他的面子上终究不好看。
何况,他看中的干部被严肃处理,他要是没点作为的话,今后谁还敢投入其门下?
所以说,一上来就表态支持处理章远,恰恰是王善坊的迂回战术。以退为进,力争在处理章远问题上,尽量采取高举轻放的原则。
保全章远的乌纱帽,也是为王善坊争取回面子和影响力。
但是,说了这么多,王善坊深刻意识到,厉元朗这块姜,同样很辣。
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