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长歌当宋 > 第四百六十五章 宋辽与河西

第四百六十五章 宋辽与河西(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一剑绝世 抗战:逆天改命,我李云龙成将星 做警察,从门卫开始 渔乡傻医 大唐:我高中状元,被朝廷劝退 乡下未婚妻竟是真大佬 墨小典的随笔日记 无限修仙模拟:开局吊打极品宗门 阿克琉璃 娱乐:三岁出道!我是女星们儿时偶像!

事实上不光是大宋出现了中兴党,就连辽朝也出现了结社,只不过他们更加光明正大,名曰逐鹿社。

逐鹿二字端是嚣张,但还别说,在辽朝就是这样的大口气,大抱负容易被人瞧得起。

逐鹿社取的是逐鹿中原之意,多为辽朝文人以及官员,他们甚至可以向朝廷建言献策,并且还有诸多计策被采纳,甚至是屡立奇功。

尤其是在对大宋的政策和发展上,更是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大宋缺少马匹,辽朝就把骟马大量的贩卖过去,如此不光能赚取钱财,还对大宋的马政造成冲击。

大宋的马政一直是宋人诟病,辽人嘲笑的存在,不光养不出好马,就连驽马的数量也在每年下降。

有了河西后,大宋每年都向河西买马,但河西只出售驽马,军马是绝不可能出售的,这也导致大宋这几年来战马稀缺。

辽朝的逐鹿社出现后,第一时间向朝廷建议贩卖骟过的战马去往大宋,不光能赚钱,还能分化大宋与河西之间的关系。

由此,辽朝上下对这个文人组成的逐鹿社另眼相看,骟马不能繁殖,只要不发生战事,这些上好的良马每日消耗的草料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大宋的马政在地方上失败了,于是便收归中央的群牧司统一管理,这样看似是好事,可实际上却增加了宋廷的负担。

逐鹿社的那些文人成功进入朝堂大佬甚至是皇帝的视野,他们多是燕云之地的汉家文人,在契丹这么多年的统治下已经算是辽朝人,而不是宋人。

只不过燕云之地的汉人日子也不好过,宋人还能依靠原本的经济和手工业老底硬撑,可辽朝不同,辽朝北面的土地还保持着游牧民族的习惯和律法,而燕云之地却采用汉家的方阵和律法,就连官员都分南北。

辽朝官制不同大宋,官分南北,类似于两制,“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京城设三省、六部、台、院、寺、监;京外设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都是模仿唐朝旧制。机构虽然庞大,但职简权轻,远不能与北面官之权力相比拟。

如此一来就算汉人也能进入辽朝的统治阶级,可依旧是属于被打压的一方,而接受了汉家文化的辽朝其他东西学的不咋样,倒是把政治斗争学的炉火纯青。

辽朝真正的官制就是契丹人统治为主,北枢密院掌军政,南枢密院掌民政,北宰相府与南宰相府皆掌佐理军国大政,北大王院与南大王院分掌部族军民事务,此外,宣徽院与护卫府等亦分北南,而所掌皆北面事务,且皆由契丹贵族担任。

所以在辽朝,就算你是极有才学和能力的官员,但只要你不是契丹人,那就无法进入辽朝的政治中心。

汉家文人的上升通道就这样一眼到头,连他们都过的不好,燕云百姓的日子自然也就更加不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